DC娱乐网

学习笔记第348篇|方剂|茵陈蒿汤

涨知识 🍀🍀🍀茵陈蒿汤《伤寒论》🍀🍀🍀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黄疸阳黄 → 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满,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病机】湿热瘀滞,熏蒸肝胆(湿热并重) 【治法】清热除湿,利胆退黄法 【应用】湿热阳黄之代表方。现代常用于急性黄疸型传ran性肝yan、胆囊yan、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等所引起的黄疸,证属湿热内蕴者 【君药】茵陈 【臣药】栀子 【佐药】生大黄 【特点】利湿与泄热并进,通利二便,前后分消;苦寒清利通腑,分消退黄,药简效宏 【方歌】茵陈蒿汤治疸黄,阴阳寒热细推详,阳黄大黄栀子入,阴黄附子与干姜,亦有不用茵陈者,加草柏皮栀子汤 【趣味记忆】黄橙子 【辨证要点】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使用注意】服后,以小便增多,且尿色黄赤为效;阴黄证不宜;孕妇慎用;不宜大量、久服 【特别关注】茵陈 : ⼤黄 = 3 : 1 🪴🪴🪴附方 - 栀子柏皮汤🪴🪴🪴 【功用】清热利湿(以清泄里热为主,兼以祛湿的功效) 【组成】栀子、炙甘草、黄柏 【主治】黄疸,热重于湿证 → 症见身热,发黄,心烦懊侬,口渴,苔黄 【使用注意】黄疸初起兼表者,阳黄湿重热轻者不适合用 🪴🪴🪴附方 - 茵陈四逆汤🪴🪴🪴 【功用】温里助阳,利湿退黄 【组成】甘草、茵陈、附子、干姜 【主治】阴黄 → 症见黄色晦暗,皮肤冷,背恶寒,手足不温,身体沉重,神倦食少,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紧细或沉细无力 【使用注意】阳黄者不宜 🌻🌻🌻鉴别🌻🌻🌻 【茵陈蒿汤】阳黄 → 清热利湿并重 【栀子柏皮汤】阳黄 → 以清热为主 【茵陈四逆汤】阴黄 → 温阳利湿退黄 ⭐️⭐️⭐️经典名句⭐️⭐️⭐️ “黄家所得,从湿得之”——《金匮要略》 服后“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其从小便去也”——《伤寒论》 “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