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口不过3亿,消费能力却把咱们14亿人的中国远远甩在后面,原因其实不难懂。美

红尘漫步坊 2025-08-31 20:59:44

美国人口不过3亿,消费能力却把咱们14亿人的中国远远甩在后面,原因其实不难懂。美国人赚钱多、花钱爽快,市场又总能吸引人掏腰包,跟咱们比差别挺明显。主要就是收入高、消费方式不一样,再加上市场环境会刺激花钱。 你看美国那边,就算是最普通的活儿,比如超市收银的、餐厅端盘子的、小区里修水管的,一个月挣的钱换算成人民币,少则两三万,多的能到四五万。咱就说端盘子的,他们不光有底薪,还有小费,有时候小费比底薪都多,一天下来兜里就鼓囊囊的。 可咱们这边呢?普通打工的,在二三线城市一个月挣四五千算常见,一线城市好点的能到七八千,但扣掉房租水电、柴米油盐,再给孩子买点文具、给老人添点药,能剩下的没几个钱。你想啊,要是手里每个月能多剩个万儿八千,谁不想给家里换个新冰箱?谁不想带老伴出去旅趟游?可没那个底气啊! 就拿我邻居老王来说,他儿子在深圳打工,一个月挣八千,房租就占了三千,吃饭两千,剩下的三千得攒着给孩子交学费、给自己留着防生病,你说他敢随便买件几百块的衣服吗?反观美国那边,普通家庭月收入除去必要开支,剩下的钱够一家人周末去下馆子、看电影,还能给孩子买两箱玩具,这不是他们大方,是真有那个钱撑着。 再说说花钱的习惯,这差别也太大了。美国人就没咱们这么多 “后顾之忧”,他们习惯 “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日子”。你看年轻人刚毕业找着工作,就敢贷款买汽车、买电脑,甚至连家具家电都敢分期。 他们手里的信用卡跟咱们的不一样,不是光用来应急的,是日常消费就靠它,这个月花了下个月还,还不上也有最低还款额,心里没那么大压力。可咱们呢?老辈人传下来的观念就是 “手里有钱,心里不慌”,谁愿意欠着债过日子? 就说买房吧,美国人三十岁左右贷款买房很正常,每个月还房贷跟咱们交房租差不多;可咱们这边,多少人得攒大半辈子的钱,还得靠父母帮衬着凑首付,买完房之后,每个月的房贷压得人喘不过气,剩下的钱别说乱花,能顾上日常开销就不错了。还有看病养老这事儿,美国人有医保兜底,虽然也有麻烦,但不至于一场病就把家底掏空;咱们这边,虽说医保也普及了,但有些药不在报销范围里,住院费也不便宜,谁不得攒点钱防着万一?手里的钱都有 “正经用途”,哪敢像美国人那样 “说花就花”? 更关键的是,美国的市场太会 “勾着人花钱” 了,你本来没想买的东西,到那儿一逛就忍不住掏钱。就说他们那些大超市、商场,天天都有花样:今天这个牌子打五折,明天那个商品买一送一,到了 “黑五”“圣诞” 这些日子,折扣力度更大,有的东西能比平时便宜一半。我有个亲戚在美国带孙子,说每年黑五,超市里的洗衣液、卫生纸跟不要钱似的,大家都推着购物车抢,因为一年就这一次便宜,不买就亏了。 还有那些商场,不光卖东西,里面还有游乐场、电影院、餐厅,你带孩子去玩,孩子在游乐场玩着,你总得买点饮料零食吧?逛累了还得吃顿饭,不知不觉钱就花出去了。 再看咱们这边,很多超市的促销都是 “小打小闹”,要么是快过期的商品打折,要么就是满减额度特别高,比如满 200 减 20,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吸引力不大。而且咱们去超市,大多是 “列好清单买完就走”,很少有 “逛着逛着就多买一堆” 的情况,不是不想逛,是知道自己兜里的钱有限,不能乱买。 还有一点,美国人的消费 “没那么多顾虑”,咱们这边总被各种 “责任” 绑着。比如孩子教育,咱们这边从幼儿园到大学,学费、兴趣班费、补课费,哪一样不要钱?很多家庭挣的钱一大半都花在孩子身上了,哪还有闲钱给自己买东西?美国人虽然也重视教育,但公立学校不花钱,兴趣班也没咱们这边这么贵,家长压力小多了。 再说说养老,咱们这边,很多人担心老了之后退休金不够花,得自己攒钱养老;可美国人有养老保险,还有社会福利兜底,老了之后不用太担心钱的事儿,年轻的时候自然敢花钱。就拿我楼下的张阿姨来说,她一个月退休金三千多,自己省吃俭用,还得帮着儿子还房贷,你说她能像美国老人那样,退休了就去环游世界吗?根本不可能啊! 不是咱们中国人不爱消费,是真的 “不敢” 也 “不能” 像美国人那样放开了花。咱们 14 亿人里,有很多人还在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为了孩子的学费、老人的医药费攒钱,手里的钱都得用在 “刀刃” 上。而美国人呢?赚钱多是基础,没那么多后顾之忧是保障,再加上市场天天撺掇着你花钱,消费能力自然就上去了。 当然了,咱们现在日子也越来越好,很多年轻人也开始愿意花钱了,但要想追上美国的消费能力,还得等咱们大家的收入再涨涨,养老、医疗这些后顾之忧再少点,到那时候,不用别人说,咱们也能痛痛快快地花钱!

0 阅读:236

猜你喜欢

红尘漫步坊

红尘漫步坊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