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地下党员赵兴兰被捕。一个伪军给他送饭时,突然敲了敲碗底,还说要救他出去,赵兴兰说出了暗号,谁知伪军却一脸茫然! 1942年,那年头,整个中国都炮火连天的。在苏北淮北那一片,有个叫赵兴兰的地下党员,身份是新四军的情报员。这哥们儿可不简单,原来是个教书先生,文质彬彬的,但国难当头,人家弃笔从戎,还真就成了我党插在敌人心脏里的一把尖刀。 赵兴兰这人,胆大心细,脑子活络。组织上看他是个好苗子,就让他打入伪军的商会里,扮成个有钱的富商。那时候能骑上一辆自行车,比现在开个限量版跑车都拉风。他就天天穿着长衫,戴着墨镜,骑着车在敌占区里晃悠,赌场、酒馆都去,跟三教九流都能搭上话,情报就这么源源不断地送出来了。 连后来大名鼎鼎的陈毅元帅,都夸他“智勇双全”。 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那天,他揣着一份用蜡丸封好的绝密情报,从泗洪出发,结果半道上让伪军给堵了。说起来也挺憋屈,坏事儿就出在一个叫韩霞光的叛徒身上,这家伙没扛住敌人的“美人计”,一五一十把赵兴兰给卖了。 赵兴兰反应也快,眼看跑不掉了,当机立断,在伪军扑上来的瞬间,就把那枚蜡丸情报囫囵个儿吞进了肚子里。在他看来,情报比他的命金贵。 人被抓了,但情报算是保住了。 进了大牢,鬼子和汉奸那是什么手段都使出来了。老虎凳、灌辣椒水、往指甲缝里钉竹签子……各种酷刑轮番上阵,把他折磨得不成人形。伪军队长审他,他揣着明白装糊涂,说自己就是个做生意的,啥情报都不知道。敌人把他的配枪搜出来,他眼皮都不抬一下:“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带把枪防身,不是很正常嘛?” 硬的不行来软的。敌人找来他岳父和媳妇劝降,结果他岳父是个深明大义的老人,当着伪军的面假意劝,伪军一走,就压低声音跟他说:“兴兰,就是掉脑袋,也不能当汉奸,给咱家丢人!” 后来敌人又用上老套的美人计,一个妖里妖气的女人凑上来说,只要他招了,就给他五十两黄金,俩人远走高飞。赵兴兰听完就乐了,咬着牙说:“黄金我不要,我要日本天皇的脑袋,你能给吗?赶紧滚!” 这下敌人是彻底没辙了,就把他扔在牢里,估计是准备过几天就秘密处决。赵兴兰也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唯一的遗憾,就是看不到把鬼子赶出中国的那一天了。 就在这节骨眼上,怪事儿来了。 一天,一个伪军小兵来送饭,放下饭碗的时候,手指头不经意地在碗底“嗒、嗒”敲了两下。赵兴兰心里“咯噔”一下,这是个懂行的人啊!等那伪军走了,他赶紧扒拉开饭菜,碗底果然藏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就四个字:“救你出去。” 这四个字,在当时那样的绝境里,简直比黄金还珍贵。赵兴”兰激动得心都快跳出来了,肯定是组织派人来救他了!可转念一想,不对啊,这会不会是敌人设下的又一个圈套,想诈出他的上下线? 第二天,还是那个伪军来送饭。赵兴兰决定试他一试,压低了嗓子,用约好的暗号问了句:“姥姥几亩地?” 这句暗号,懂行的一听,就该对“一亩三分地”。可谁知道,那伪军听完,脸上一点反应都没有,一脸茫然地看着他,好像根本没听懂。 这一下,赵兴兰的心彻底凉了半截。完了,十有八九是敌人的诡计。他决定不再理会这茬。可没想到,又过了两天,那伪军又来了,碗底还是有张纸条,这次写的是:“明天押解你去徐州,半路听秘书长邵小平安排。” 这下赵兴兰彻底懵了。你说他是真的吧,他连最基本的暗号都对不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他迅速冷静下来分析,他想到,我党地下工作的原则是单线联系,为了安全,不同系统之间的暗号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来接头的人,很可能跟自己不是一个系统的,不知道这句暗号也正常。再说了,自己反正已经抱了必死的决心,不如赌一把!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把牺牲的时间提前几天。 想通了这一点,他决定,赌! 第二天,一个叫邵小平的汉奸头目来了,自称是徐州日军宪兵队的秘书长。他把看守支开,悄悄对赵兴兰说:“一会到了卞塘的河边,你就往水里跳,别犹豫。” 随后,赵兴兰被押上车,一路开到了卞塘河边。邵小平借口天气热,支开几个日本兵去路边茶摊喝茶。等鬼子一走远,他冲赵兴兰使了个眼色。赵兴兰心领神会,纵身一跃,跳进了奔流的河水里。 几乎是同时,附近早就等候的一条小船飞速靠了过来,七手八脚把他捞了上去。岸上的邵小平则不慌不忙地掏出手枪,对着河面“砰砰”放了几枪,事先准备好的一包鸭血在水里散开,一具早就准备好的假尸体也顺势浮了上来。等日本兵听到枪声跑回来,看到的就是“犯人跳河逃跑,已被当场击毙”的场面,也就没人再怀疑了。 邵小平和那个送饭的伪军,确实都是咱们的同志,只不过属于另一个地下系统,为了营救他,才临时组建了这个行动小组。他们之间,没有共通的暗号,唯一的“暗号”,就是那份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也要把同胞救出去的共同信念。
1942年,地下党员赵兴兰被捕。一个伪军给他送饭时,突然敲了敲碗底,还说要救他出
历史脑洞
2025-09-01 14:00: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