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解读 2013年7月1日,一架黄色出厂涂装机身编号为10001的教-10“猎鹰”高级教练机在华中XX机场首飞成功。
2019年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的最后一个空中受阅梯队,是由5架教-10和其他机型组成。
2021年9月22日,两架教-10飞机相继飞抵珠海,在航展期间参加飞行演示,这是它们的中国航展“首秀”。
2025年7月31日,双垂尾教-10舰载教练机首次曝光。
2025年9月3日,教-10将以5机编队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
中国空军的教-10教练机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高级教练机,主要承担培养第三代及以上先进战斗机飞行员的任务,并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教-10的研制始于 21 世纪初,旨在解决中国空军因大量换装四代机和五代机而面临的飞行员培训需求此前,老旧的教-8、教-9等教练机已无法满足新型战机的训练要求,而使用苏-27UBK、歼-11BS等战斗机承担训练任务,不仅成本高昂,还严重影响机体寿命,为此,洪都航空于 2006 年启动教-10 项目,2013年7月首飞成功,2019年10月正式列装空军部队,并在国庆70周年阅兵中首次公开亮相。
教-10-采用大边条翼高机动气动布局、高度翼身融合体结构,配装两台数字控制涡扇发动机,推重比接近第三代战斗机,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并可模拟第三代战斗机的典型操控特点,如大迎角机动、持续大过载飞行等,教-10配备开放式架构航电火控系统,包括先进的综合显示系统战术训练模拟系统,其座舱环境与第三代战斗机高度相似,飞行员可快速适应,2020年相关新闻报道,教-10升级的半框全息平视显示器进一步提升了人机功效,提供更广的视场和更丰富的信息显示,全机共有7个武器挂点,可挂载空空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执行对地攻击、空战等任务,官方报道显示,教-10曾与三代机进行空战对抗,凭借近距格斗能力取得优异成绩。
教-10自2019年列装以来,已在中国空军多个飞行学院和作战部队服役,例如,中部战区空军某旅于2020年试点列装教-10,用于替代部分歼-10S的训练功能,有效降低了训练成本并延长了歼-10S 的使用寿命,此外,教-10还被用于探索 “初教机直上高教机” 的新型培训模式,将飞行学员培养周期缩短近三分之一,它的设计前瞻性地考虑了与第四代战斗机的训练衔接,其航电系统和飞行特性可模拟歼- 20等五代机的部分操作逻辑,因此被称为五代机孵化器,通过教-10的训练,学员可快速适应四-五代机的驾驶技术和战术需求。教-10的出口型号为 L-15,目前已实现向委内瑞拉、阿联酋等国的出口,例如,委内瑞拉于2012年订购12架L-15,阿联酋则在2024年采购了一批用于训练使用。
教-10的升级改进仍在持续进行,202X年推出的弹射版教-10针对航母环境进行了舰载化改造,包括强化前起落架、防盐雾腐蚀处理等,未来将成为中国海军舰载机飞行员的核心训练平台,此外,教-10 还可能进一步整合更先进的雷达、电子战系统,以适应未来空战训练的需求,2025年7月31日,央视《空天逐梦——战鹰解码》节目探访洪都教-10高教机机库时,画面背景意外捕捉到一架黄皮神秘战机身影,这架被网友昵称为"超级小黄蜂"的双垂尾战机,正是军迷圈流传多年的教-10舰载教练机改进型,此次亮相是该机型实机首次公开,双垂尾设计带来实质性战术优势,通过分别调整两侧舵面角度实现更精细的转向控制,提升战场生存率,这对狭小航母甲板精准降落尤为关键,垂尾区域可集成更先进的雷达告警系统和电子对抗天线,扩展电子设备空间,大幅提升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从陆基型到舰载型的转变不仅是垂尾变化,其实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早在2022年就申请了相关专利,2023年4月专利正式公开,舰载型教练-10进行了全面气动优化,边条翼从圆滑过渡改为切边处理,尾翼同样切边修形,机翼轮廓重新设计,既强化结构强度,也优化舰载环境下的飞行品质。
教-10教练机的列装显著提升了中国空军飞行员的培养效率和质量,其先进的技术性能和多任务能力使其成为连接第三代与第四代战斗机训练体系的关键纽带。"超级小黄蜂"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舰载航空训练体系迈向新阶段。福建舰航母将成为其主要部署平台,为舰载航空兵提供更适配的训练平台,帮助飞行员掌握弹射起飞等关键技术;076型两栖攻击舰(排水量4万吨,安装电磁弹射器)是另一潜在平台,若配备该机将极大增强航空作战能力,使其不仅承担训练任务,还可直接参与对空、对海和对陆打击等作战任务,成为多用途轻型舰载战斗机。
随着更多细节曝光,这款“擦边出镜”的战机正在改写中国航母战斗群的训练规则,当它出现在福建舰甲板时,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个拥有电磁弹射型舰载教练机的国家,这也意味着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训练体系迈入新阶段,技术的进步是时代的潮流,而在这股潮流中,每一个突破都在为守护国家海空安全增添力量。关注我九三看更多 190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