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李敏接到中央电话:贺子珍病重,马上动身去上海。
1984年4月,贺子珍在上海病重住院。
女儿李敏接到中央通知后立刻动身赶往上海。
医院病房里,李敏见到脸色苍白的母亲时心如刀绞。
她为自己未能长期陪伴母亲感到歉疚。
病榻上的贺子珍强撑着精神安慰女儿,提醒女儿身份特殊,要把国家建设放在首位。
这番交代过后,贺子珍陷入深度昏迷。
医疗团队调动所有抢救手段持续施救。
生命体征依旧不可逆转地消逝。
4月19日,这位传奇女性走完75年人生旅程。
她是井冈山革命时期最早的女党员,长征路上的女战士,战场上有名的双枪女杰。
邓颖超、康克清等革命战友的挽联陆续送到灵堂。
李敏守在母亲遗像前久久不愿离开。
丈夫孔令华看着悲痛欲绝的妻子十分难受。
他轻声劝慰妻子面对现实,着手处理岳母身后事宜。
贺子珍生前留有明确遗愿:希望身后能安葬在北京。
由于历史因素,这位前第一夫人长期定居上海。
1979年她曾坐轮椅瞻仰毛主席纪念堂。
此后定居北京的愿望始终未能实现。
李敏决心替母亲完成心愿,又顾虑自己身份不便直接申请。
她请公公孔从洲将军代为转达请求。
这位开国炮兵将领当即应允。
在给中央的正式申请中,孔从洲阐明两项请求:将贺子珍安葬八宝山革命公墓,并在全国性报纸发布讣告。
中央办公室为此展开专项讨论。
会场出现不同意见时,邓小平同志作出明确表态:贺子珍同志从井冈山斗争到万里长征,从反围剿到抗日战场,始终是经得起考验的革命者,完全有资格进入八宝山,理当接受人民纪念。
争议随着这个定论平息。
中央很快正式批复同意两项请求。
接到通知的孔从洲第一时间电话告知李敏。
电话那端的李敏泣不成声。
4月25日贺子珍遗体在上海火化。
李敏夫妇护送骨灰盒乘专列抵京。
骨灰最终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室。
孔从洲将军与贺家的情谊成为历史见证。
如同老话说的,真朋友能共患难见真心。
关于后续时光的记录显示:李敏晚年深居简出,2019年天安门国庆观礼后鲜少公开露面;孔令华1999年病逝,夫妻合葬于昌平纪念园;邓小平同志1997年逝世时,万民相送的情景被历史镜头永久留存。
人生百年终有尽,惟留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