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解读2011年10月17日,歼-16在沈阳首飞成功。2022年11月1

万哥聊武器 2025-09-02 13:38:36

九三阅兵解读 2011年10月17日,歼-16在沈阳首飞成功。

2022年11月11日,重型多用途战机歼-16首次亮相中国航展。

2025年9月3日,歼-16将J-20、J-20A,歼-35A、运油-20,运-9特种机组成多种编队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

歼-16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双座双发重型多用途战斗机,是中国空军“攻防兼备”转型的核心装备之一,其综合性能已跻身全球第四代半战机顶尖水平,在同类型装备中形成显著技术优势,歼-16延续苏-27系列经典的中央升力体布局,通过垂尾切尖、机翼前缘襟翼优化等改进,保留优异亚音速机动性的同时,显著提升跨音速格斗能力。该机搭载两台涡扇-10B“太行”改进型发动机,配合运油-20空中加油可实现覆盖第二岛链的远程打击能力。作为“空中弹药库”,歼-16拥有12个外挂点,最大载弹量达12吨,可搭载国产全谱系精确制导武器,对空对地作战可使用PL-10近距格斗弹、PL-15中距弹、PL-XX超远程弹,可构成多层次空战火力网,还有YJ-83K反舰导弹、YJ-91反辐射导弹、KD-88空地导弹,以及500公斤级激光制导炸弹、防区外布撒器等。

在解放军作战体系中,歼-16与歼-20形成“隐身踹门+火力覆盖”的高低搭配,歼-20负责穿透式制空与关键节点摧毁,歼-16依托大载弹量实施规模化精确打击,两者通过数据链实现战术协同,显著提升体系作战效能。

总之,未来战争是基于体系下的感知、速度、距离下的体系化终极形态,歼-16的强悍不仅源于单项性能突破,更在于其深度融入中国“信息化+智能化”作战体系的能力,当传统四代机还在追求机动性与载弹量时,歼-16已通过数据融合、跨域协同重新定义空战模式,这款战机的发展轨迹揭示现代空战的胜负,早已从平台对抗升维至体系对抗,歼-16通过“动力国产化、航电信息化、武器多样化”的技术突破,已成为全球第四代半重型多用途战机的标杆型号,其列装不仅填补了中国空军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短板,更构建起从制空权争夺到全域火力投送的完整作战链条,同时也是捍卫国家空天安全与战略利益的核心力量。关注我九三看更多 190视角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万哥聊武器

万哥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