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中国让步,澳大利亚终于撂下最后通牒!中企若不主动出售达尔文港,他们就要强制征收。 合着当年哭着喊着,求中企接盘的是他们,现在看港口赚了钱、活过来了,就想把人一脚踢开?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街头混混抢地盘的套路,吃相也太难看了! 先说说,达尔文港当年有多惨。这港口在澳大利亚北部,挨着南海和东南亚,地理位置看着还行,可早年间就是个没人疼的 “破落户”。 2010 年前后,澳大利亚北部经济快见底了,达尔文港的码头锈得能掉渣,起重机一半以上开不动,每年吞吐量连 100 万吨都不到,当地政府光维护费,每年就得贴进去好几百万澳元。 更要命的是,这地方偏,没多少企业愿意来投资,政府吆喝了好几年 “招商引资”,欧美企业看都不看。嫌赚不到钱,还得填钱修基础设施,谁愿当冤大头? 到 2014 年,澳大利亚北领地政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财政赤字快压不住了,达尔文港成了烫手山芋,再不卖掉,就得从其他民生项目里抠钱填窟窿。 那时候他们找遍了欧美,连新加坡的企业都问了,人家要么直接拒绝,要么压价压到离谱,说 “这港口也就值个地皮钱”。 就在这时候,中国岚桥集团递了橄榄枝,2015 年双方签了协议,中企花了 5.06 亿澳元拿下达尔文港 99 年的租赁权。 注意,是租赁,不是买,等于中企帮澳方盘活资产,还得自己掏钱修。 你猜中企接手后干了啥?没像某些外资那样圈着地皮晒太阳,而是真金白银砸进去改造。 头三年就投了近 3 亿澳元,把老掉牙的码头换成了,能停 10 万吨级货轮的深水泊位,加装了自动化装卸设备,连港口周边的公路、仓储区都一并修了。 之前达尔文港主要靠,运点当地的矿产和农产品,中企来了之后,打通了和中国南方港口、东南亚港口的航线,2019 年吞吐量就突破了 500 万吨,2023 年直接冲到 800 万吨,成了澳大利亚北部对接亚洲市场的枢纽。 当地老百姓最有发言权。以前达尔文港周边的餐馆、汽修店没几个生意,港口活了之后,货轮多了,船员、货车司机也多了,周边商户的营业额翻了两三倍。 还有就业,中企在港口直接雇了 200 多个当地人,加上带动的物流、仓储岗位,前后创造了上千个工作机会。 北领地本来失业率就高,这些岗位在当时就是 “救命钱”。那会儿北领地的州长还天天对着媒体夸,说 “岚桥集团是达尔文港的救星,是中澳合作的典范”,现在回头看,这话比笑话还讽刺。 转折点出在 2020 年之后,美国开始对着中国搞 “印太战略”,天天在澳大利亚耳边吹阴风,说 “达尔文港在中国人手里,会威胁美军安全”。 你说搞笑不?达尔文港里确实有美军基地,2011 年美澳就签了协议,美军能在这儿驻军,中企运营的是商用码头,两者隔着好几公里,连航道都不重叠,怎么就威胁安全了? 说白了,就是美国觉得中国在澳影响力大了,不舒服,想让澳大利亚当枪使。 澳大利亚政府倒好,美国一使眼色,立马就变了脸。2022 年开始,澳方就找各种理由刁难中企,今天说 “港口安保措施不到位”,明天要 “审查运营数据”,折腾了两年没找出任何问题,就干脆撕破脸,2024 年底放出话:要么中企主动卖,要么政府强制收。 更恶心的是,他们给的 “收购价” ,连中企当年投入的零头都不到。 当年中企光改造就花了 3 亿,加上租金,总共投了快 9 亿澳元,澳方居然只愿意给 2 亿,这不是明抢是什么? 更双标的是,澳大利亚以前卖资产的时候,怎么没提 “国家安全”?2011 年英国的嘉能可收购澳大利亚的煤矿,2018 年美国的黑石集团买了澳最大的物流园区,澳政府连审查都没怎么审查,一路绿灯。 轮到中企了,把一个快倒闭的港口救活了,反而成了 “威胁”?合着只有欧美企业能赚澳大利亚的钱,中国企业就只能当 “接盘侠”,不能赚钱?这逻辑简直离谱到家了。 当然了,中企也不是软柿子。岚桥集团早就说了,要是澳方强制征收,就直接起诉到国际仲裁法庭。 澳大利亚真要闹到法庭上,不光得赔钱,还得丢面子,到时候国际社会都会看清楚,它到底是个讲规则的国家,还是个出尔反尔的 “无赖”。 说穿了,澳大利亚这次就是短视又自私。这种 “卸磨杀驴” 的做法,只会让更多国家看清澳大利亚的真面目,跟着美国混,连基本的商业信誉都能丢,以后谁还敢跟它合作? 达尔文港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美国总想在全球围堵中国,拉着盟友搞事情,可澳大利亚忘了,做生意讲究的是互利共赢,不是谁给谁当小弟。 要是继续这么折腾下去,最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等不到中国让步,澳大利亚终于撂下最后通牒!中企若不主动出售达尔文港,他们就要强制
盖说社会
2025-09-03 14:43: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