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地下党被处决前婉拒房东送的断头饭:“我吃不下”,房东弯腰轻声说:“这

华运丰说娱乐 2025-09-04 17:32:02

1947年,地下党被处决前婉拒房东送的断头饭:“我吃不下”,房东弯腰轻声说:“这碗饭你必须吃,还得慢慢吃、好好吃!” 江苏淮安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地方。 今天要给大家讲讲的就是出生在这么一个地方的传奇人物——李凤岐。 1947年是个诡异的年代,真正的战场往往不是硝烟弥漫的前线,而在灯红酒绿的饭局,森严冰冷的机关,以及看似平静的街巷中。 李凤岐便是活跃在这片隐蔽的战线上的一名无畏战士。 这年冬月里的一天,为了了解敌情,组织决定派人深入敌人内部,并要及时传回敌人的情报动态。 李凤岐知道后,自告奋勇请求前去。组织经过讨论,同意了他的请求。 他打扮成了小贩,经过艰难的侦查,获得了敌人要偷袭我军的情报,当他决定返回根据地,汇报情况时,劫难发生了。 被路上的恶霸发现,抓住了。把他关在了一个老乡家里。 恶霸不知道的是,他们是同村的人,小时候还在一起玩过。 这个老乡名叫吴必荣,看到李凤岐时,一下就认出了他。 就在恶霸准备杀害李凤岐时,吴必荣给他送来了一碗饭。 可是他怎么会有心情吃,心里一面惦记着情报还没有送回组织,一面觉得就这么死了实在不甘心。 可是老乡说了:“吃,你必须吃,还得慢慢吃,怎么也不能做了个饿死鬼。”说着还不断地给他使眼色。 李凤岐也是个聪明的,马上理解了让他吃饭的用意。 端起碗慢慢的吃了起来,果然吃出了一个刀片。 先是一惊,后又马上镇定了下来。搁下饭碗,藏好刀片,伺机寻找逃出去的办法。 终于等到了看守他的人换班,他迅速隔开绑着他的绳子,逃了出去。 艰难的躲过恶霸的追捕,顺利的将情报送回了组织。 这后来,李凤岐通过了组织的考验,成功打入敌人保安司令部。 他有着冷静的头脑,细致的心思,还写的一手好字。 通过中间人推荐,化名“李孝谦”,进入司令部秘书处担任文书股长。 白天他伪装成一个低调迂腐,从不主动打探消息,对上司恭敬,对同僚客气,偶尔还会发几句牢骚的小职员形象。 晚上他会把白天细心观察,默默记下来事情做大脑记录。 比如司令部的文件流转,人员构成,各部门的职责,甚至每个人的习性,部门之间的微妙关系统统刻在脑子里。 真正的考验突如其来。 1947年秋,国民党针对我地方武装力量策划了一次大规模的清剿行动。 这份计划被定为“绝密”,资料存放在司令部机要室。 像李凤岐的级别,根本无法碰触。 转机来自一次偶然的机会,恰巧机要室有一名也是他的同乡。 平时嗜酒如命,一次酒后失言像李凤岐炫耀“孝谦你知不知道,我地位很高呀,知道一个非常机密的消息。” 李凤岐一听来了劲儿,赶紧套他的话“说来听听,一会儿给你买好酒喝,让你喝个痛快。” 那个同事不禁诱惑,透露了计划的送达和转接的时间。 接收人恰是李在这里的下属。 就这样,在文件送到科室后,他假借检查核对的名头,看到了那份决定无数人生死的文件。 他没有时间拍照,窃取,只能靠脑子硬记。 信息获取只是第一步,如何送出才是更大的问题。 敌人的封锁更紧了,出城通道都有关卡,内部人员也受到了更加严密的监视。 原有的联络渠道也因一次意外被暴露不能使用了。 这可怎么办?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每过一秒,战友就多一分危险。 李凤岐心急如焚,但表面还得做出波澜不惊的样子。 他深知自己的一个细微变化的急躁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他决定兵行险着。制造了一次外出机会,绕道来到了以及紧急联络点。 他按照事先和组织约定好的方式,折好一份报纸放到了特定的桌子下面。 可是这时,他发现外面不对,似乎有可疑的人,但是现在也不能再取走报纸了。 他急中生智,故意和邻座一名顾客吵了起来,推搡中打翻了茶壶,弄湿了报纸。 就是这样引开了可疑之人的注意,成功将一颗写有信息的蜡丸放到了约定的位置。 成功将情报送了出去,避免了一场灾难的发生。 李凤岐的故事,是无数地下工作者命运的缩影。 是他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或许很多人的名字我们都不知道,但他们的事迹我们会永记于心。 信息来源:晋城党史网———虎穴英雄李凤岐

0 阅读:1018
华运丰说娱乐

华运丰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