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是啥狗?其实大多数人都想错了。老子在《道德经》中

白翠评历史 2025-09-04 21:37:19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是啥狗?其实大多数人都想错了。老子在《道德经》中写过一句话,让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其中“刍狗”对大部分现代人而言,都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刍狗”的本意是指草做的狗,一般被当成贡品用来祭天,但倘若直接带到原句中,又很难读通。 其实不仅这句话,《道德经》这一整本书,读起来都晦涩难懂,虽然只有短短5000字,却也让后世抓破脑袋研究了几千年。 不过,令人好奇的是,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老子那超前的哲学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他那篇“神作”《道德经》又是如何写作的呢? 时间回到春秋末期的某一天深夜,这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不得了的事,周王室馆藏的典籍,在一夜之间居然丢了很多。 其中最慌神的,要数“馆长”老子,当时他并非我们熟知的圣人,而是皇家图书馆的馆长。 至于被谁偷了我们后面再说,我们先了解一下老子是怎么当上这个“馆长”的。 虽说是皇家的名号,也就算个闲职,除了偶尔整理清点馆藏的书目外,便有大把的时间阅读各色各目的古籍,而这也正合老子意愿。 老子当上图书馆长,是命中注定的事。老子姓“李”,而“李”又通“理”,于是便有人推测,老子出身于史官世家,职务是世袭的。 老子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加上在图书馆里博览群书,他后来所创立的道家学说也是建立在渊博学识的基础上的。 时逢不巧,周景王去世后,因为皇位的世袭问题,王室产生了内乱。原先的周景王立的是王子猛为太子,然而他更宠爱王子朝。 那些大臣为了自己的利益,纷纷支持王子猛为太子,双方一点即燃。周景王一死,内战便打起来了。 王子猛在战火中去世,后来大臣们又立王子匄为太子,与王子朝对峙,形成了二王并立的局面,后来实力强大的晋国介入了战争中,帮助周敬王王子匄,将王子朝赶到楚国去了。 那一夜间丢了的书本,小偷正是王子朝。没想到的是,他这一偷,居然改变了老子的命运,促成了一位圣人的诞生。 书没了,自然是老子的失职,而且王朝也衰败的很厉害呆不下去了。而这时候的老子,看见周王室兄弟相残的局面,怕已经是对王室心灰意冷。 老子骑着青牛离去,路过函谷关,关令尹喜觉得很可惜,便挽留他写下了《道德经》,将智慧留给后人。 当然,这些仅仅也是传说之言,老子的身世、经历一直都是一个谜团。然而,老子留给后人的学问、哲学,却是货真价实的历史的宝藏。 老子的学说,充满着辩证思维,主张天人合一,物我交融,其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理解下来,“刍狗”其实是“无”的意思,大概是讲,天地对待万物都是像没有生命的草狗一样,没有偏爱,圣人对于百姓也没有偏爱,这是中国文化中最原始的中立的思想。 老子离去,留下五千真言,他的思想源于对古籍的深研与乱世的洞察,却超越了阶级,超越了时代。 他以冷静的智慧道出天地运行的法则:无偏爱,亦无偏恶,唯是自然。这份脱离于个人得失的宇宙观,恰是中华文化中最深沉的力量。 参考资料: 《老子其人》姚淦铭

0 阅读:42

评论列表

用户16xxx06

用户16xxx06

2025-09-05 07:05

天地人都是不均匀变化的电磁场,人之间有引力和斥力,二都相互依存和转换。天、地、物都是如此。 作用(付出、因)与反作用(回报、果),做好(强)自己。物理说实验、文献报告, 天地人都是变化不均匀的电磁场,只是大小而异。 万有力与电磁力的统一是:物体(粒子、星球)之间不但有引力还有斥力,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换,都是电磁力,质量也跟随变化。中子、原子是带电的,物体是带电的。物体内外都有变化的电参数,还有变化的机械参数。能解释太多的现象,包括人类社会现象。宇宙、地球、动植物是个大化工厂。 黑洞是一台非常大的水泵(风机) 真空有电流 时间是事物变化过程! 光内外同样有引斥力及转作用 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是基本平衡的,多善出少入积德。宇宙有平衡法则 从黑洞到量子,再到人都会纠缠,光子内外也有引斥力,还涡旋

白翠评历史

白翠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