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 我一直不敢说 我发现路哥路嫂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他们太爱子研,子淳,还没有开学就要为他们准备一切,真是一对好爸妈! 最近刷到路哥路嫂家的事儿,评论区快吵成菜市场了——有人说“路嫂明显偏心,帮子研规划澳门上学,逼子淳去仓库干活”,我当时就愣了:不是吧?真的假的?直到翻完他们家这两年的折腾事儿,才发现根本不是“偏心”俩字能说清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话真是一点没跑! 说实话,子研想考澳门的大学,真不是临时起意。她去年跟奶奶去澳门玩,回来就跟爸妈说“我想在这儿上学”,本来路哥路嫂还担心她是一时新鲜,觉得“小姑娘家就爱瞎想”,结果后来发现这孩子偷偷记了个小本子,上面写着学校周边的公交站、超市位置,连哪家奶茶店好喝都标了,哎呀妈呀,这认真劲儿,当时路嫂就跟我说“妥了,这孩子是真上心了”。 为了帮她准备,路哥天天熬夜查澳门高校的招生简章,对比分数线的时候,眼镜都快贴屏幕上了,还跟子研说“你要是英语不够,咱就报个辅导班,钱不是事儿”。有次子研模拟考没考好,哭着说“妈我怕考不上”,路嫂还特意带她去郑州的澳门旅游局咨询,工作人员说“你这成绩努努力没问题”,这才给子研鼓了劲——你说这事儿,要是不上心,能折腾这么多? 本来想在海南定居,那边不是说高考政策有优势嘛,结果俩孩子转学手续卡了快俩月,学校说“学位满了,等下学期吧”,我晕,当时路嫂急得快崩溃了,天天给教育局打电话,嗓子都哑了,最后没办法,才想着去杭州试试。在杭州一年倒是挺顺,路哥路嫂直播带货做得风生水起,团队从5个人扩到20多,业绩翻了三倍,给力得很!本来都看好余杭区一套三居室了,都交了定金,结果郑州那套装修好的房子空着,路嫂她妈还在郑州,天天打电话说“想孙子了”,思来想去,还是退了杭州的房子回了郑州——你说这折腾的,早知道当初不瞎挪了,浪费时间又费钱! 有次路嫂跟我聊天,说子淳刚回河南上学时,那段日子真难熬。数学老师讲的函数知识点,他在杭州根本没学过,作业写到半夜哭,说“妈我听不懂,同学都不跟我玩”,当时路嫂心都揪了,说“早知道不转这么多次学了,坑了孩子”。后来没办法才休学,请了个辅导老师,每周补三次数学,本来想找个小班学校,结果看了三家,有一家老师还说“这孩子基础太差,我们不收”,郁闷坏了。直到找到现在这家,班主任特意每天中午帮他补半小时,还让班里同学带他一起玩,才算慢慢跟上。有次子淳考了70分,回来举着卷子喊“妈我及格了”,路嫂当时眼泪都下来了——你说这转校对孩子影响多大?真不是说孩子不努力! 路嫂本来想让子淳体验下干活辛苦,跟他说“你整理货物就像收拾你那乱糟糟的房间,分类摆好就行”,结果子淳到了仓库就四处晃,一会儿看箱子上的卡通图案,一会儿躲在角落玩手机,路嫂跟在后面催,他还委屈哭了,说“这活儿无聊死了,我不想干”。后来路嫂跟我笑,说“当时我气得想发火,又一想,我小时候不也不爱帮我妈喂猪嘛,躲在柴火垛里偷懒”,最后没办法,路嫂自己动手整理,子淳看妈忙得满头汗,才过来搭把手,虽然摆得还是歪歪扭扭,但好歹动了手。路嫂说“现在的孩子,真是没吃过苦,你不领着他体验,他根本不知道钱难赚”——你说这教育孩子,是不是跟打怪升级似的,得慢慢磨? 评论区有人说“路嫂偏心子研”,路嫂在直播里回应:“不是我偏向子研,男孩女孩不一样,子研现在要考学,就得帮她搭好桥;子淳得让他知道赚钱不容易,不然以后容易飘。” 有个长辈跟她说“教育孩子就像种庄稼,有的苗得多浇水,有的苗得多晒太阳,不能一样对待”,我觉得这话在理。还有网友支持她,说“我家俩娃也这样,闺女要考研,我天天帮她查资料;儿子刚上班,我让他自己租房子,别总依赖家里”。不过也有人不理解,说“都是孩子,凭啥区别对待”,路嫂也没争论,就说“家家情况不一样,适合自己娃的才是最好的”——你说这评论区,吵来吵去,谁又真的懂人家里的难处? 说实话,看路哥路嫂家的事儿,我也悟了点:不管是给孩子规划上学,还是搬家定居,千万别只看“别人说的好处”,得先想想孩子能不能适应。比如转校,提前跟学校沟通好课程衔接,别像路嫂那样急得上火;教育孩子也别照搬别人的方法,你家娃是吃软还是吃硬,只有你自己知道。 但话说回来,上学真的重要吗?尤其现在的大学教育?做一个专科生可能比本科要好一些吧,你说是吗?
最近,一些邮票的价格开始上涨,很多人热情高涨,说经过几十年的沉闷以后,邮市的春天
【6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