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为何小订数据膨胀 在我印象中,小订数据应该还是手机圈开始的,上了新机子后24小时上战报,然后就是618、双11这种战报。后来互联网思维进入汽车行业,战报和周报成为了汽车行业的流行,订单海报大战则是在华为和小米进入后越来越积极。
订单海报也经历过几轮迭代,包括订单、大定、后来变成小订、意向金、7天可退大定等等,反正就是要数字好看。
其实本质上小订海报就是一个PUA,去内卷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之前小订是作为订单收集的参考,做好生产匹配。结果后来小订数据变成营销工具之后,其参考意义就变形了,上上下下都为了小订花心思,而不去考虑实际订单参考。当年就有过特斯拉追求订单数据,造成销售只要下小订就能拿提成,自己下小订挣工资的事件。这就证明了,一旦开始追求虚假的数据,那一切都会变形。
当然,小订真不真,只有车企自己知道。但是只有一句话,只有真实的数据才有正循环,如果开始造假数据了,一切信息就成了茧房,会做出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