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日本退伍老兵还想打中国?被问为何执着,他说了3个原因! 事情得从上世纪30年

燕纸 2025-09-06 16:30:24

九旬日本退伍老兵还想打中国?被问为何执着,他说了3个原因! 事情得从上世纪30年代说起,那时候日本军国主义野心膨胀,1931年搞出九一八事变,直接吞了东北,之后1937年卢沟桥一响,全线侵华,八年抗战,中国人死伤3500多万,南京大屠杀、731部队这些惨案,成了民族记忆里的疤。 那些日本兵呢,当年大多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被灌输天皇是神,侵略是“圣战”,他们冲在最前,干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 战败后,日本投降,天皇裕仁没上绞架,美国占领军为了冷战需要,放过了他和一堆战犯,这事成了后来问题的根子。 那些老兵回家,本以为是英雄,结果社会乱套,经济崩盘,他们从战场上下来,直接面对失业和贫困,好些人流落街头讨饭,心理落差巨大。 现在说到这个九旬老兵,他叫八儿雄三郎,当年在中国战场上混过,退役后领着政府补贴过日子。 他第一个原因就是对天皇的死忠,这不是随便说说,日本兵从小被教育天皇命令高于一切,打仗是为“皇恩”卖命。 战后天皇没事,他们觉得自己的“使命”没完,假如再有机会,得去“完成任务”,日本战后宪法废了天皇神权,可民间不少人还偷偷膜拜,靖国神社里那些牌位,就供着这些“英灵”,老兵去拜拜,就觉得当年没白干。 第二个原因,是他们对战败的歪曲理解,这老头坚信,要不是美国扔原子弹,日本早赢了中国。 其实历史不是这样,二战后期,日本资源耗尽,太平洋战场上美军推进,苏联也从北边压过来,中国战场上国民党共产党的联合抵抗,加上盟军援助,才把日本逼到绝路。 可这些老兵不愿承认失败,总觉得是外力坏事儿,心理上还停在“帝国荣光”里。 第三个原因,跟日本政府脱不了干系,战后,日本推出“恩给制度”,给老兵发养老金、医疗补贴,每个月好几万日元,这钱表面上是照顾老战士,实际是堵嘴,让他们别乱反思。 东京审判判了些人,可天皇和大多数军官溜了,美国麦克阿瑟为了拉日本抗苏,默许了这种“责任模糊”。 结果老兵觉得既然天皇没错,他们也没错,侵略成了“自卫”。 我翻了些国际报道,BBC说日本教科书淡化南京大屠杀,只提“事件”,不讲细节,年轻人上学时学不到真相,好些人还觉得祖辈是受害者,因为广岛长崎原子弹。 联合国报告也点名,日本历史教育有问题,导致右翼势力抬头,安倍那时候修宪,推自卫队海外行动,就有这些老思想的影子。 这事不光老兵个人,牵扯到整个日本社会,战后重建,日本经济起飞,可历史包袱没卸,老兵团体还活跃,组织游行,否认罪行。 反过来,有些老兵醒了,比如清水英男,九十多岁了,去年还跑到哈尔滨731遗址道歉,说自己当年参与细菌战,害死中国人,跪地祈求原谅,还有三谷翔,在南京纪念馆前下跪,承认屠杀事实。 这些人少,但他们行动戳破了泡泡。新华社报道,今年二战80周年,中国办大纪念,邀请国际老兵后代,日本那边也有人反思,可主流政界还含糊其辞。 想想中日关系,现在钓鱼岛争端,台湾问题,日本加强军备,买F-35战机,加入美澳印联盟,针对中国意味明显,老兵的执念,就成了放大镜,放大了这些摩擦。 再说后果,这老兵心态不改,日本社会就难真正和邻国和好,年轻人继承了部分偏见,网上右翼言论多,调查显示,四成日本青年对中国没好感,因为媒体渲染“威胁”。 中国这边,民间情绪高涨,抵制日货时有发生,经济上虽合作紧密,可信任度低,延伸开看,二战教训本该是和平基石,可日本不彻底清算,就总有隐患。 像德国,纳粹罪行教育深入人心,默克尔去奥斯维辛道歉,日本呢?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惹得中韩抗议。 CNN报道,亚洲军备竞赛加剧,日本国防预算创纪录,中国也加强南海防御,这不就是历史没学好的恶果? 当然,也不是全黑,日本有和平派,宪法第九条禁战,民间反战游行多。 一些老兵后代,推动中日友好交流,办展览讲真相,长远看,假如日本多些清水英男这样的勇气,中日就能多些互信,经济文化合作更深。 总的说,这老兵执念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得靠双方正视历史,携手向前。未来中日年轻人多交流,共同守护亚洲稳定。 参考资料:环球时报——日二战老兵:中日开战还想上战场 但不愿儿孙去

0 阅读:0
燕纸

燕纸

喜欢我的朋友请关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