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虽然确定了永存毛主席遗体,但有个问题没有解决,按照中国人思维,坟墓要建造在偏僻安静、有树有水,鸟语花香的地方,那么纪念堂建在哪里最合适呢? 毛主席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从小他帮家里干农活,接触田间劳作。1902年进私塾念书,学四书五经,练书法。1910年考上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步行去上学。1913年进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后来并入第一师范,期间读很多书,加入学生组织。1918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组建新民学会,和青年们讨论社会议题。1919年去北京大学图书馆做事,接触马克思主义,参与五四运动,写文章传播新想法。1920年在上海加入共产主义小组,推动建党。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会,后移到嘉兴南湖船上继续,定下党纲。 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推动国共合作。1924年到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回湖南搞农民运动,调查农村,走访农户记笔记。1927年领导秋收起义,带部队上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分土地给农民。1934年参加长征,部队过雪山草地。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红军北上。抗日战争时指挥八路军新四军,在延安窑洞工作,定游击战策略,打日军。 1945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中央委员会主席。解放战争指挥辽沈战役,围攻城市;淮海战役调兵包围敌军;平津战役谈判解放北京。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领导抗美援朝,派志愿军过鸭绿江打仗。后来推动土地改革,分田给农民;推进工业化,建工厂;搞社会主义改造。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决定永久保存毛主席遗体后,中央政治局碰上选址难题。中国习俗里,陵墓常建在偏僻山林,水绕树围,安静宜人,历史帝王陵多这样。政治局成员讨论时,考虑毛主席反对封建习俗,追求平等。选址组翻资料,谈备选地。先提香山双清别墅,树密水流,毛主席住过办公,空气好鸟叫多。组员看照片,量地形。接着说瀛台,在中南海,水宽岛抱,景美安静隐蔽。组员交换意见,记笔记。 午门方案靠近故宫,历史重,古树多,风水好。组员查地图,指出这些地合传统,但离城市中心远。另一个方案天安门北端,拆端门建,组员议施工难,摇头。华国锋听发言,强调政治意义。组员调整位置,衡利弊。经过多场会,方案淘汰。最终定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正阳门间。华国锋指模型,解释这儿是政治中心,五星红旗首升,显毛主席贡献。广场人多路通,便群众瞻仰。场地阔,利于快建,遗体已存,需赶工期。组员看布局,与人民大会堂、国家历史博物馆呼应,成大建筑群。华国锋同意,大家通过决定。 1976年11月24日纪念堂奠基,工人们挖土,车运材料。工程指挥部成立,李瑞环总指挥,谷牧指导,成员开会布置。建筑用花岗岩汉白玉,工人们切石堆放。占地57000多平方米,两层,一上一下。大门朝北,工人们装门调位。建设中群众参与,运砂石。1977年5月24日主体完工,工人们清现场擦建筑。9月9日落成典礼,领导剪彩,群众观看。从开放起,接待2.4亿人次瞻仰,包括近200位外国首脑。人们排队进厅看水晶棺。纪念堂立广场,成北京地标。
1976年,虽然确定了永存毛主席遗体,但有个问题没有解决,按照中国人思维,坟墓要
阳光少年万德努
2025-09-07 01:51:4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