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来了食品标签终于「撕掉」包装了,太好了。曾经在超市货架上挤破头才能看清的配料表,终于被数字标签代替了。
两部委今天联合发布的公告,直接把食品标签拽进了数字化时代。这不只是简单地把文字搬上网,而是真正用技术撕开信息盲区。
简单划几个重点:
1.实体标签面积有限?数字标签直接开外挂。配料来源、工艺细节、产地溯源、食用建议、营养特性甚至全链条追溯,全部摊开给你看。这对健身党、过敏人群和成分控简直是福音,毕竟没人想为「猜配料」买单。
2.严禁弹窗飘窗干扰,倡导「多码合一」。这步棋狠准稳——既要杜绝商家把数字标签变成广告位,又逼着企业把追溯、结算、信息展示功能整合进一个码。用户体验和商业效率第一次不用二选一。
3.所有修改留痕可追溯。这意味着数字标签不是「动态皮肤」,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档案。企业再想偷偷修改配料表?门都没有。
目前已有超千款食品试水,从乳制品到饮料全面铺开,相当于每款都有电子身份证了。说实话,这比一堆华而不实的「元宇宙食品」实在多了。用最简单的扫码动作,撬动的是整个食品行业的透明度升级。
数字标签或许拯救不了选择困难症,但至少让我们离「知情权」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