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引发广泛争议的执法事件:四川广安一名六旬老人在自家院子熏制腊肉,竟被社区工作

马俊哲律师 2025-09-08 11:29:36

一起引发广泛争议的执法事件:四川广安一名六旬老人在自家院子熏制腊肉,竟被社区工作人员罚款200元并要求写下保证书!究竟是怎么回事?

2024年12月24日晚,广安市协兴镇金狮社区一位65岁的村民在自家院子露天熏制腊肉时,被社区工作人员制止,火被扑灭,并被要求缴纳200元“教育管理费”。老人虽不情愿,但只能照做,还手写了一份保证书,承诺“再也不在自己家熏制腊肉”,否则愿接受任何处罚。

问题来了:社区有权罚款吗?收费依据是什么?争议在于——执行方式是否合法?程序是否正当?

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行政处罚必须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社区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并无罚款的行政处罚权。同时我认为,社区居民公约若设定罚款条款,则与法律相抵触,属违法。所谓“教育管理费”并无法律依据,手写收据更非合法票据。事件曝光后,当地回应称,收费是为“警示教育”,因村民后续未再违反,已退还200元,并对社区人员进行了批评教育。

但我们要问:如果没有曝光,这笔钱是否会退还?环保政策与传统习俗冲突时,是否只能“一禁了之”?环保固然重要,但政策执行不能简单粗暴。熏制腊肉是千年传统,如何既保护环境又尊重文化?集中熏制点的容量和效果能否真正满足需求?执行中,是否应更多考虑便民利民,而非一味禁止处罚?

归根结底,基层需要法治思维和人文关怀。任何行为都须于法有据,程序正当。保护环境不是随意制定地方政策的万金油,更不能以牺牲百姓合法权益为代价。只有在法治框架内寻求共识,在尊重传统中创新管理,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0 阅读:27
马俊哲律师

马俊哲律师

分享法律知识、传播正能量、《律战行动》月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