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走了几个氢能源工厂,有车企的、有地方的,大家不约而同的都干过一件事:拆丰田Mirai研究。
商业储氢技术我们已经基本搞定了,但是想做民用级别的、小尺寸的、高效率的电堆,很难。
电堆反应膜片的部分核心材料依旧依赖进口,成本下不来,另外就是电堆的循环寿命也离民用级别有不小的距离。
今天又遇到丰田Mirai,感概还挺多,认清差距,努力追赶,自研的路注定难走,但必须得自己走。
说回车本身,虽然和新皇冠同架构,但在我心里把中央巨大隆起填满的氢动力版本,才是这个平台的完全体,这也直接限制了车内空间。天看这台,明显是公司车,司机开车,副驾推到最前,领导坐右后,标准两人用车模式,新皇冠的设定大概就是这样。
机场高速,并线分开,虽然今年只是粗浅的了解过行业,但再见到Mirai,这心里感觉很不一样。凯文聊车丰田mir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