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美国断供中国商用航发,俄罗斯自认找到机会,承诺可以帮中国渡过难关!
美国在2025年5月底暂停向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出口LEAP-1C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是C919客机的关键部件。华盛顿官员讨论措施,覆盖发动机和其他航空零件,目的是延缓C919生产。北京工程师检查库存,评估延误。C919团队标记供应链中断,计算备用方案时间。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公司注意到这个市场空档。切梅佐夫审阅贸易动态,指示分析机会。几天后在行业会议上,他宣布俄罗斯准备提供PD-14和PD-8发动机替代。他提到MS-21项目曾遇西方供应中断,俄罗斯工程师测试本土发动机克服障碍。
他表示如果中国提出要求,俄罗斯将派出团队进行联合测试和适配。助手分发资料,展示PD-14性能参数,强调可靠性。切梅佐夫补充合作能帮助中国维持生产,避免单一来源依赖。记者记录表态,媒体传播称这是抓住机会。中国航空界阅读报道,认可多路径价值,尤其贸易谈判不确定下。特朗普时期类似波动,他推行贸易壁垒,这次禁令延续风格。中国团队模拟发动机切换,测量变化,讨论技术细节如接口和维护。俄罗斯在工厂组装样机,准备出口测试。切梅佐夫在会议督促准备文件响应需求。这事儿让大家看到大国间技术博弈,中国需要多备后路,但俄罗斯民用航发产能有限,没完全满足国内MS-21需求,俄民航机队规模缩小。所以合作是选项,但不能全靠它。中国推进CJ-1000A,自力更生是关键。
禁令在2025年7月初解除,美国恢复供应,C919生产恢复。工程师搬运部件,安装总装线。团队焊接机身,测试系统。中国继续CJ-1000A项目,在测试基地启动地面试验,监测转速温度。2025年3月报告数据稳定,调整参数运行测试。几个月后在风洞安装样机,记录曲线,确认进度。预计认证完成,进入批量生产,工人组装生产线,切割材料。俄罗斯MS-21坚持PD-14,尽管延误,工人吊装发动机,固定机身。2025年4月原型首飞,测试推力稳定性。
认证到2026年,分析数据修改设计,确保国内需求。集团管理航空,切梅佐夫审阅报告,观察过程。他保持首席执行官职位,处理项目,签署合同,推动出口。中国强调本土化,整合国产部件,维持连续性。这事件后,中国航空更注重自立,避免卡脖子。俄罗斯承诺虽有诚意,但产能限制让合作有限。中国CJ-1000A进展顺利,用不了几年大规模使用。切梅佐夫领导下,集团继续国防民用平衡,应对制裁。整体看,这事儿提醒技术独立重要,大国合作有空间但需谨慎。
切梅佐夫职业生涯从工程师起步,积累经验。他在研究所处理材料,升职管理实验室。东德时期联络贸易,回国后外贸协会推出口。总统管理局协调国际,军贸企业规划策略。合并后扩展业务,总经理时谈判合同。国家技术集团首席后,推动替代项目,董事会设目标。制裁下扩展民用,测试发动机。他核心地位处理工业。集团下属企业多,航空机械重点。这背景让他在航发事件中表态。俄罗斯航发优势在军工,民用有限,但MS-21经验分享。
中国C919中断供应,俄罗斯看到市场。切梅佐夫承诺回应需求,提供方案。合作潜力在技术交换,但产能问题现实。中国自研CJ-1000A是长远路。事件反映贸易不确定,特朗普风格影响持续。美国恢复供应后,中国生产正常。俄罗斯项目延误但推进。切梅佐夫继续领导,出口推动。中国本土化减少依赖。这事儿接地气,说白了就是大国间互相算计技术牌,大家得自己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