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放出狠话:如果中国真有一天开打,别以为手里握着航母和导弹就能高枕无忧!

柳淮蕊 2025-09-10 01:42:48

俄罗斯媒体放出狠话:如果中国真有一天开打,别以为手里握着航母和导弹就能高枕无忧!扎哈罗娃在记者会上说,如果美国在日本部署导弹,俄罗斯和中国会不只政治回应,她强调中俄伙伴不针对别人,但面临侵略,能结合力量,这话从俄罗斯经验来,意思是光有装备不行,得有实际反制。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扎哈罗娃说这番话的时候,正是美军宣布计划 9 月在日本联合演习期间,部署 "堤丰" 中程导弹系统的节骨眼上。 她 8 月 29 日就明确指出,这是华盛顿 "又一破坏稳定之举",直接对俄罗斯构成战略威胁。 咱们外交部已经明确表态坚决反对,指出这种做法,会把整个地区置于炮火之下。 而且现在的俄乌战场也是越来越紧张,8 月以来俄军在顿涅茨克地区持续推进,红军城方向形成半包围态势,恰索夫亚尔也已被俄军控制,但即便占据优势,面对西方持续军援,俄军仍打得艰难。 8 月中下旬,顿涅茨克地区的红军城作为乌军后勤枢纽,双方反复争夺,俄军小分队甚至渗透到火车站,但乌军很快反击清除。 9 月 8 日俄军又通报,在多个方向打击乌军设施,而乌军当天就反击摧毁了 461 架俄军无人机。 这种拉锯背后,是美西方不断 "输血" 的结果 —— 扎哈罗娃批评的那批 3300 枚导弹,总价值超过 8 亿美元,大部分由欧洲国家买单,预计 6 周内就能运抵乌克兰。 更值得注意的是,扎哈罗娃还特别回应了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可能派兵乌克兰的说法,直言这种举动 "从根本上不可接受"。 无人机攻防更是成了新常态,双方不仅用战术无人机杀伤有生力量,还远程打击对方军工和能源设施,这恰恰印证了扎哈罗娃说的 "光有装备不行",体系对抗和持续后勤才是关键。 把目光转向亚太,美国在日本部署 "堤丰" 系统的威胁,比俄乌战场的武器更直接。 这种能发射 "战斧" 巡航导弹,和 "标准 - 6" 导弹的系统,射程覆盖 500 到 2000 公里,一旦部署在九州,咱们东南沿海都在其打击范围内。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军计划演习结束后就撤离,这种 "打擦边球" 的方式,和冷战时期苏联部署 SS-20 导弹的套路如出一辙。 当时苏联每周部署一枚 SS-20,最终引发北约 "双轨战略" 反制。 如今美国故技重施,但兰德公司报告显示,包括日本在内的亚太盟友,都不愿永久部署导弹,这让美国的算盘很难打响。 日本自己表面不希望美国永久部署,自己却在加速装备 12 式反舰导弹,射程号称达到 1000 公里,还从美国引进 JASSM-ER 隐形巡航导弹,这些动作哪里是 "自卫",分明是在打造进攻能力。 但中俄这几年的军事合作,早就不是纸上谈兵了。 就在今年 8 月,中俄海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举行了 "海上联合 - 2025" 演习,双方舰艇混合编队完成了联合防空、反潜等多个高难度科目。 绍兴舰率先发现空中目标后,中俄舰艇迅速编织火力网成功拦截,这种战术协同需要开放雷达数据等核心机密,没有高度互信根本做不到。 演习后双方舰艇,还去太平洋进行了第 6 次联合巡航,这种常态化的战略协同,就是对扎哈罗娃 "结合力量" 说法的最佳诠释。 从 2012 年到现在,"海上联合" 系列演习办了 10 次,合作深度一年比一年高。 有人可能会好奇,扎哈罗娃的表态会不会真变成现实,看看历史就知道,2025 年正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日本在军事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美国又在背后撑腰,这种危险组合咱们不能不防。 俄罗斯在乌克兰已经吃了西方军援的亏,绝不会容忍同样的剧本在亚太上演。 中俄现在的合作不是结盟,但比结盟更具战略弹性 —— 就像这次演习强调的 "不针对第三方",但谁要是把这话当软弱可欺,那可就打错算盘了。 扎哈罗娃的狠话本质上是一种战略威慑,也是给咱们提个醒:面对美日步步紧逼的导弹围堵,光有先进装备远远不够,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反制手段,和坚定的伙伴支持。 从俄乌战场的无人机消耗战,到西太平洋的联合军演,都在说明一个道理:现代战争打的是体系、是意志、是伙伴关系。 咱们既要看到自身实力的增长,也要清醒认识到外部威胁的严峻性,这才是读懂扎哈罗娃言论的关键所在。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