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年前,唐朝一名贵妇将一个小纸条塞入银手镯的夹层中,这张纸条也被她带入了坟

史面的楚歌 2025-09-10 07:22:59

1300年前,唐朝一名贵妇将一个小纸条塞入银手镯的夹层中,这张纸条也被她带入了坟墓中。谁知,1944年,考古专家们打开她的墓穴,发现了这个尘封千年的秘密。 信息来源:央广网2020-10-31 《国家图书馆获捐四函件文化瑰宝 千年护身符见证雕版印刷在唐代萌芽》 要说最近成都大学出了个大新闻,校园里挖到了古墓不说,还从一位唐朝贵妇的银镯里,翻出了一张可能改写历史的纸。 这张藏了上千年的纸,说不定能让咱们国家雕版印刷的历史,一下子往前推好几百年。 事情得从1944年说起。那年头,成都大学的校园里突然冒出几块老砖,看着普普通通,可懂行的人一眼就瞧出不对劲。 考古队赶紧来探,这一探不要紧,竟挖出四座古墓。三座是南宋的,剩下一座唐代墓穴最金贵。 墓主人是位女性,棺材上的土还没干透,打开时大家都屏住呼吸,只见她身上穿着绫罗绸缎,头饰上的珠子还泛着光,最显眼的要数手腕上那只银镯子。 这只镯子和普通首饰不一样,入手沉甸甸的,仔细看内壁竟有个暗格。 考古的人轻手轻脚把镯子打开,里面整整齐齐放着一张纸。 别看就两张A4纸大小,这纸可金贵得很——过了上千年,居然没发霉没虫蛀,摸起来薄得像蝉翅膀,却韧得能捏出褶子。 更让人吃惊的是,纸上密密麻麻印着字,是《陀罗尼经咒》。这经在唐代可是热门,信佛的人都爱抄来念,求个平安。 可纸上头不仅写着经文,还清晰刻着"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咒本"几个字。您琢磨琢磨,唐朝就有"卞家印刷作坊"的招牌了,这哪是一张纸,分明是千年前的"广告单"! 要不是这银镯子,谁能想到千年前成都就有印刷作坊?要知道,以前咱们知道的最早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那是868年的事儿。 可这张纸要是算上年代,至少得往前提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后来专家一考证,这贵妇活着的时候,正是唐朝佛教最盛行的时候。那时候皇帝都信佛,民间更不用说,佛经抄都抄不过来,慢慢就有人想着用刻板印,省得一笔一划费功夫。 这位贵妇估计也是个信佛的人,觉得佛经能保平安,就特意让工匠把经文印在纸上,塞进银镯的暗格里。 她大概没想到,自己死后带着这份心意长眠地下,竟让一千年后的人有幸见到当年的印刷模样。 想想看,她当年摸着这银镯子时,是不是也盼着这些经文能一直陪着自己?如今这镯子没陪她走太远,倒把一段印刷史的秘密带给了咱们。 后来这银镯和纸都被收进了博物馆。您要是去看,还能看见纸上的字迹虽然淡了,可"卞家印卖"那几个字依然清楚。 它就像一座桥,一头连着唐朝的市井烟火,一头连着咱们今天的文化记忆。 现在再看成都大学的校园,当年挖古墓的地方早盖起了教学楼。 可每次路过那儿,总有人会想起,脚下这片土地,曾经躺着一位爱佛经的唐朝贵妇,她的银镯里藏着一张纸,这张纸又藏着一段被时光模糊的历史。 要不是考古的人蹲在地上,小心地揭开那层土,咱们可能永远不知道,原来咱们的祖先这么早就用上了"印刷术"。 岁月有时候就像块幕布,好多故事都藏在后面。可总有人愿意做那个掀幕布的人,用一把小铲子,一张旧纸,就把千年前的烟火气,重新带到了我们眼前。 这大概就是文物最动人的地方吧!它不只是老物件,更是一段段活着的、会呼吸的历史,等着咱们去听,去记,去传给下一代。

0 阅读:143

猜你喜欢

史面的楚歌

史面的楚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