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欧美坚决不给中国大飞机适航证会怎样? C919是中国商用飞机公司自己研发的

古凌国际 2025-09-10 17:34:48

如果欧美坚决不给中国大飞机适航证会怎样? C919是中国商用飞机公司自己研发的窄体客机,2022年9月拿到了中国民航局的型号合格证,2023年5月开始在中国东方航空商业运营。 到2025年9月,这飞机已经飞了超过4200小时测试,交付了大约20多架,主要在国内用。 如果美国联邦航空局和欧洲航空安全局就是不给适航证,那C919就进不了欧美国家领空,没法在那边注册运营,出口订单会少一大截。 国际航空公司买飞机时,看重保险和乘客认可度,没这些证,谈判就卡壳,销售只能靠模型展示,没法实机演示。 中国大飞机产业供应链会晃荡,因为发动机和航电系统部分靠进口,2025年5月美国商务部暂停卖LEAP-1C发动机许可后,生产线库存吃紧,产能受限,全年交付目标从50架降到30架左右。 经济压力也会跟着来,C919在全球窄体客机市场的份额难扩,制造商竞争力打折。 欧美审查严,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在2025年4月说认证要三到六年,商飞虽申请了,但短期拿不到,这飞机就只能国内飞。 租赁公司也犹豫,全球多数要求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或欧洲航空安全局验证才放款,资金链可能紧巴巴。 不过,中国大飞机产业能靠国内市场顶住,这市场大得很,未来20年窄体客机需求超8000架。上海组装线产能逐步上,目标每年150架。 中国东方航空等本土公司已订数百架,2024年8月中国国际航空和中国南方航空各订100架,2025上半年交付虽只五架,但全年瞄准30架。运营数据积累支持优化,航线覆盖更多城市。 亚洲地区是另一个突破口,经济联系紧,C919能通过双边协议进当地市场,不全靠欧美证。 比如,文莱GallopAir在2023年9月订15架,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交付,东南亚航线如香港到上海2024年2月已开。 2025年,商飞计划推缩短版C919-600和高高原版,针对高原机场,测试在拉萨进行,收集数据。 减少依赖,中国推自主研发,重点国产化关键件。商发公司2023年3月启动CJ-1000A发动机测试,2025年初进展稳,目标替进口发动机。 超临界翼型设计融进国产元素,性能提升燃油效率。人口和经济规模是优势,订单量撑产业链升级,招聘工人搞精密加工,推动技术水平上台阶。 长远说,这压力能转成动力,欧美认证拖到2028年或更晚,中国大飞机靠本土运营攒经验。到2025年,C919运载超百万乘客,航线扩到更多地方,如上海到北京日常班。 国际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感兴趣,商飞签技术输出协议,设海外维护中心。供应链国产率升,风险降,带动材料和电子创新。 C919在国内飞时长越来越多,航线覆盖成都到广州等城市。产业往一带一路沿线伸,通过协议输出技术,海外机场接维护。

0 阅读:57
古凌国际

古凌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