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男子和朋友去酒店餐厅吃早饭,工作人员看他朋友穿着拖鞋,当即拦下,说餐厅不准

静谧林间小径 2025-09-11 14:50:34

上海,男子和朋友去酒店餐厅吃早饭,工作人员看他朋友穿着拖鞋,当即拦下,说餐厅不准穿拖鞋进入,朋友只好回去换鞋,谁知2人重返餐厅用餐时,竟发现好几个老外穿着拖鞋,舒舒服服坐那吃早饭,2人非常气愤,觉得他们作为自己人,却被区别对待了。 9月9号那天,一男子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个视频,一下子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这男的说,他住进了国内一家很有名的奢华品牌酒店。 这天早上,他跟朋友一块去餐厅吃早餐,结果到餐厅门口,朋友因为穿着酒店给的拖鞋,被工作人员给拦住了,说穿拖鞋不能入内。 朋友只好返回房间换了鞋才下楼用餐,结果,男子和朋友用餐期间,发现有几个外国人同样穿着酒店拖鞋,正舒舒服服地在那儿吃饭呢。 这明显的区别对待,可把这男子给气坏了,凭什么自己人吃饭就不能穿拖鞋,老外却可以随心所欲?他觉得酒店这么做太不公平了。 男子去质问工作人员,这是怎么一回事,对方轻飘飘回了一句:没注意到。 男子哪能对这个解释买账?一个老外穿拖鞋进入餐厅,可能是疏忽没注意到,好几个老外都穿着拖鞋,你也能用这套说辞? 后来,男子就把视频发在网上,有人留言说这家酒店可不是头一回干这种事儿了, 以前就出过区别对待的事,简直就是惯犯。 到了9月10号,记者就这事儿开始核实调查。中午的时候,记者给这家酒店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是酒店公关部的工作人员。 这工作人员承认,当时的情况就跟视频里反映的一样。那为啥酒店会有不让穿客房拖鞋进餐厅的规定呢? 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是出于对宾客安全的考虑。酒店觉得,客房里的拖鞋不太适合在餐厅这种地方穿,怕客人滑倒或者出什么意外,所以不建议所有客人都穿着客房拖鞋进餐厅。 不过呢,要是客人穿的是其他类型的拖鞋,那就没这限制,想进就进。 记者一听,这解释好像有点道理,但还有个疑问没解开啊,就接着追问:那为啥外国人能穿着酒店拖鞋进餐厅吃饭呢? 这工作人员听了,没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就说目前只能告诉记者这些内容,还表示酒店已经跟事件当事人沟通处理了。 记者又去查了查,发现正如网友所说,2024年的时候,这家就出过类似的事儿,也是区别对待客人。当时酒店给出的回应跟这次差不多。 你想啊,住这种奢华酒店的客人,哪个不是图个舒心、享受个优质服务?结果遇到这种事儿,心里能舒服吗? 就像那个发视频的男子的朋友,本来开开心心去住酒店、吃早餐,结果被这么一拦,心情全没了。 而且这酒店还区别对待,自己人不让进,外国人就能进,这不是明摆着让人觉得被歧视了吗? 有人说,同是穿拖鞋,中国人遭拒、“歪果仁”准入,酒店一句“没注意到”难以消解双重标准的嫌疑,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才是服务行业该有的底线。 那么,从法律角度,怎么看待酒店的行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条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国人消费者因穿客房拖鞋被拒入餐厅,而外国消费者穿同样拖鞋却能正常用餐,这明显违背了经营者与消费者交易时应遵循的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要求经营者在对待所有消费者时,应一视同仁,不得因消费者的国籍、种族、性别等因素而给予不同的待遇。 酒店以安全为由限制国人消费者穿客房拖鞋进入餐厅,却对外国消费者网开一面,这种做法破坏了平等的交易环境,损害了国人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6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 酒店规定不建议客人穿客房拖鞋进入餐厅,但对于穿其他类型拖鞋的客人则无限制,这个规定如果本身合理且统一适用于所有客人,尚可理解为出于安全考虑。 然而,酒店在执行过程中,对中外客人采取了不同的标准,给国人消费者设定了不公平的交易条件,即只有国人消费者穿客房拖鞋会被拒,而外国消费者则不受此限,这显然违背了法条中关于不得设定不公平交易条件的规定。 消费者可以依据此法条,指出酒店的行为属于设定不公平交易条件,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信源:中安在线 2025-9-10 欢迎关注@一案一论

0 阅读:113
静谧林间小径

静谧林间小径

静谧林间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