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盯着韩宜可手里的铁锹,突然觉得这铁家伙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是把他心里那点猜

历史趣闻社 2025-09-11 14:55:53

朱元璋盯着韩宜可手里的铁锹,突然觉得这铁家伙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是把他心里那点猜疑都给照透亮了。这御史的家破得连老鼠都得饿着肚子走,墙角堆着半袋糙米,窗纸被北风刮得簌簌响,哪像个能藏钱的地儿?可他还是不死心,抬脚踹开里屋的木门——扑面而来的霉味差点让他呛着,墙上挂着几件打满补丁的官服,木架上摆着几本翻得卷边的《大明律》,除此之外,连个像样的箱子都没有。 "皇上请看。"韩宜可弯腰从床底拖出个破木箱,箱盖一掀,朱元璋眼皮子猛地一跳。箱子里整整齐齐码着一摞账本,最上面那本墨迹未干,写着"三月俸禄四十贯,购粮十二贯,修文庙用银五两"。再往下翻,全是给百姓垫付的药钱、修桥补路的花销,甚至还有条用草绳捆着的碎银,总共不过二两。"这是臣平日省下来的,本想给衙役们置身冬衣。"韩宜可声音平静,手指却轻轻摩挲着账本上被雨水洇开的字迹,那是去年淮河发大水时,他徒步三十里给灾民送粮留下的印记。 朱元璋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应天府闹蝗灾,户部尚书报上来的赈灾银少了三成。当时他气得拍碎了御案上的茶盏,却没想到真正把银子花在刀刃上的,竟是眼前这个穷酸御史。他伸手摸向账本,指尖触到一处凹凸不平的痕迹——那是韩宜可弹劾胡惟庸时,被锦衣卫打断三根手指后,用左手歪歪扭扭写的批注。 "跟朕去趟仓库。"朱元璋突然转身往外走,靴底踩着地上的碎瓦片咔咔作响。韩宜可愣了愣,默默跟上。两人穿过三条街巷,来到一处低矮的土坯房前。推门而入,满屋子的草药味呛得朱元璋直咳嗽,十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挤在干草堆上,见有人来,齐刷刷抬起头。"这是臣收养的孤儿,都是去年洪灾中失去爹娘的。"韩宜可从怀里掏出半块硬饼,掰成小块分给孩子们。朱元璋注意到墙角堆着几捆《论语》竹简,最上面那本还留着孩子们稚嫩的笔迹:"愿学韩大人,做清白官。" 回宫的路上,朱元璋望着天上的残月,突然开口:"你弹劾胡惟庸时,不怕死?"韩宜可笑了,月光照在他眼角的皱纹上:"臣怕死,但更怕辜负陛下当年在应天府城头说的'杀尽贪官,还百姓太平'。"这句话像重锤敲在朱元璋心坎上,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在濠州讨饭,亲眼看着贪官污吏把赈灾粮倒进河里,那时候他就发誓要让天下再无饿殍。可如今坐在龙椅上,却差点冤枉了真正的忠臣。 三日后,午门外跪满了文武百官。朱元璋亲手将"清廉第一"的金匾挂在韩宜可府邸门前,又当众宣读《大诰》中关于严惩诬告的条款。当他说到"今后再有妄议清官者,同罪论处"时,特意扫了眼人群中脸色发白的户部侍郎。那天夜里,韩宜可在灯下翻开新的账本,第一页工工整整写着:"皇上赐银百两,已全数捐给应天府学堂。"窗外,孩子们的读书声随着春风飘得很远。 (根据《明史·韩宜可传》及朱元璋反腐史实改编)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历史趣闻社

历史趣闻社

社内趣闻,笑看历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