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河南濮阳一男子花18.6万元的彩礼娶了个老婆,谁知婚后才2个月,男子意外发现妻子在偷吃药。后经调查,原来妻子患有精神分裂症,且已经长达10年。男子气愤不已,起诉到法院要求撤销婚姻,他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同时还要求返还18.5万元彩礼。法院这样判!
一笔13万的判决,成了河南濮阳栗先生手里一张兑现不了的“法律白条”。这笔钱,本该是一场婚姻的清算,如今却悬在半空,照出了一段闪婚背后的欺骗、草率和无尽的现实麻烦。
故事的核心不是爱情,而是这笔钱。法院判决的13万,不是随便给的数字,它更像一个天平,一头是女方赵某长达十年的隐瞒,另一头是栗先生自己的草率。
赵某藏得太深了。她患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整整十年,手里有残疾证,还领着低保。
婚前,她对这些事缄口不言,未吐露只言片语。仿佛将它们藏于幽深角落,直至时光流转,那些未曾言说之事,才在生活的缝隙中渐渐浮现。法院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支持了栗先生撤销婚姻的请求。
然而,法院并未要求赵某家退还全部18.6万彩礼。在这场彩礼纠纷的裁决中,如此判定或许蕴含着对诸多因素的权衡考量。为什么?
因为栗先生自己也有责任。年届三十有几,家中催婚甚急。2023年末,经媒人穿针引线得以结识。
元旦初相见,彼此印象尚佳,短短半月有余,便于2024年1月18日携手步入婚姻殿堂,领得结婚证。这速度,法院认定他“草率”,没尽到审慎的责任。
那没退的5万多,就算是他为自己的冲动交的学费吧。
这笔款项,自最初起便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殷切希望。它仿佛是黑暗中的明灯,照亮家庭前行之路,寄托着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与期盼。
为操办儿子的婚事,栗先生一家四处筹措资金,费尽周折。家中经济本就不宽裕,无奈之下只能多方举债,最终仅借款一项便高达10万之巨。他们以为这钱能换来一个安稳的家,一个正常的儿媳妇。
希望的大厦顷刻间轰然崩塌,其速度之疾令人猝不及防,过程之荒诞仿若一场离奇幻梦,在毫无征兆间,将所有憧憬化为乌有。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纷争的导火索,竟是一条价值千元的裤子。看似平常的物件,却在不经意间点燃了矛盾的火焰。
婚后不到俩月,两人为此大吵一架,栗先生发现妻子情绪极不正常,还从兜里掏出一瓶没任何标签的药。
赵某诓骗他,声称所提供之物乃是治疗失眠之良方。大白天本应是活力充沛、清醒行事之时,可谁会选择在此时服用安眠药呢?
这实在有悖常理,令人心生疑惑。怀疑的种子悄然在栗先生心底生根发芽。一丝疑虑,似朦胧轻雾,于他心间缓缓弥漫开来,让他的内心从此不再平静。
直至5月8日,赵某病情加剧,举止愈发诡异,遂被送往医院。待其入院,医生才将那残酷的真相告知于他。
婚姻的契约,在医院诊断书面前碎了一地。那笔交给赵某母亲的彩礼,也从家庭间的承诺,变成了一笔破碎的债务。
现在,栗先生赢了官司,却输了钱。法院启动了强制执行,冻结了赵某的账户,把她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听起来挺厉害,但实际上呢?
赵某的银行账户里只有一点零钱。她妈说,彩礼早花完了。赵某自己更是摊摊手,我是低保户,没钱。法律的重拳,打在了棉花上。
这就尴尬了,栗先生手握判决书,却要不回一分钱。当初为结婚欠下的10万外债,还得自己背。为了还钱,他现在每天都在跑外卖。
这悬置的13万,成了一个辛辣的讽刺。
它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婚姻中的信任是多么脆弱,也照出了法律判决和现实之间那道难以跨越的鸿沟。法律给了公正,但生活里的窟窿,还得栗先生自己一点点去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