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7年,康熙亲征葛尔丹,粮草却被烧了。随行囚车中的纳兰明珠咬了一口手中的窝窝

混沌于浮云 2025-09-11 18:45:18

1697年,康熙亲征葛尔丹,粮草却被烧了。随行囚车中的纳兰明珠咬了一口手中的窝窝头,随即断定皇上有内鬼。 纳兰明珠出生在1635年,满洲正黄旗叶赫那拉氏家族,早年家族归附后金,他十七岁时就进入銮仪卫担任云麾使,负责皇家仪仗事务。顺治年间,他逐步升迁到佐领位置,掌管旗务。康熙初年,明珠担任内务府郎中,很快升为总管,主管宫廷供给和内廷事务。这段时期,他处理政令和御用物品,积累了行政经验。康熙五年,明珠任弘文院学士,参与编修典籍,次年加刑部尚书衔,管理刑狱案件。康熙九年,他出任刑部尚书,处理全国司法事务,十年后改兵部尚书,负责军务调遣和边防事宜。康熙十二年,明珠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监督百官纠察不法,同时加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参议朝政。康熙十六年,他拜太子太傅,辅导皇子教育,并在朝中掌权多年,参与平定三藩叛乱、收复台湾以及对噶尔丹的议和谈判。 明珠在位时,拉拢官员形成派系,收受大量贿赂,通过分发好处给朝臣和内廷人员,建立广泛关系网。康熙二十七年,御史郭琇弹劾其结党营私、贪污纳贿,康熙下旨罢免大学士职务,贬为闲散官员,仅保留闲职。此后,明珠退居家中,不再干预朝政。康熙对他的处理相对宽容,没有进一步追究,或许考虑到他早年功劳。明珠的家族背景让他在清廷有一定影响力,但贪腐行为直接导致仕途中断。历史记载显示,明珠的党争与索额图对立激烈,两人代表不同派系,影响朝廷决策。罢免后,明珠虽失去实权,但仍被康熙征召参与一些事务,比如军饷督运,这反映出康熙用人策略的灵活性。 康熙决定亲率大军讨伐葛尔丹,队伍从京城出发,穿越广阔草原。明珠此时已成闲散官员,被征召随军,负责部分后勤事宜。抵达前线时,大军尚未与葛尔丹主力交锋,一晚营中粮草堆积区突发大火,士兵们奔跑灭火,黑烟滚滚。康熙下令限制士兵每日仅发一个窝窝头充饥。大阿哥胤禔递给舅舅明珠一个窝窝头,明珠咬一口后,判断军中有人泄露粮草位置。明珠解释粮草存放属机密,葛尔丹能精确袭击,必有情报外传。他回忆京城情报网报告,亲征期内某些高层举动异常,明珠指出内奸藏于军中高层。这件事虽在民间流传,但历史中更多体现明珠的观察力。葛尔丹的袭击利用了清军补给线的弱点,明珠的分析指向内部问题,反映出战争中情报的重要性。 康熙大军面对粮草短缺,坚持推进,与葛尔丹决战。清军分路合围噶尔丹部,费扬古率部擒获噶尔丹之子塞卜腾巴勒珠尔,噶尔丹势力瓦解,走投无路下于1697年5月3日服毒自尽,其余部投降清军。康熙班师回京,论功行赏,平定准噶尔叛乱。明珠以随军身份全程参与,后获康熙宽宥,未遭进一步惩处,返回京城闲居。康熙四十二年后,明珠渐退出朝野事务,家居生活简朴,不再卷入党争。康熙四十七年,明珠病重,康熙遣皇子祭奠,他于1708年6月3日去世,终年73岁。 康熙三次亲征葛尔丹,第一次在1690年乌兰布通之战,清军击败葛尔丹主力,后者仅率数百人逃回科布多。第二次在1696年昭莫多之战,康熙亲率三路大军,总兵力8万,击败葛尔丹军队。第三次1697年,康熙再次出兵,捕获葛尔丹儿子,导致葛尔丹自尽。这些战役巩固了清朝对蒙古地区的控制,避免了分裂势力的扩张。明珠在这些战役中,主要负责后勤督运,而不是核心决策,这与他罢免后的地位相符。历史中没有明确记录粮草被烧事件,但战争中补给线确实是弱点,葛尔丹的游击战术常针对此。明珠的角色更多是辅助,体现康熙对旧臣的利用。 纳兰明珠的生涯反映清廷权力更迭,早年从侍卫起步,逐步掌控内务和军政,参与国家大事。但贪腐和党争让他失势,康熙的处理显示帝王平衡术。相比索额图,明珠结局较好,或许因其在平三藩和台湾事务中的贡献。康熙亲征期间,明珠的随军经历,让他有机会发挥余热,但不再是权臣。整个事件中,内部情报泄露的疑虑虽未有确凿史料,但战争中类似问题常见,提醒后人警惕。葛尔丹的失败标志清朝西北边疆稳定,为后来发展奠基。 康熙帝的军事策略在亲征中体现,他亲自指挥,协调多路军队,克服沙漠地形困难。葛尔丹作为准噶尔首领,初期扩张迅速,但内部分裂和清军压力让他崩盘。明珠的判断,如果真有其事,显示他情报网的广博,尽管已失势。历史评价明珠时,常提到其腐败,但也承认早期功劳。康熙宽容旧臣,避免了过度清洗,维持朝廷稳定。这段历史接地气地说,就是权力场上的人情世故,皇帝用人讲究实用,明珠虽有污点,但没被一棍打死。 整个亲征过程,康熙从1690年起逐步蚕食葛尔丹势力,到1697年结束,历时七年。明珠参与后期战役,负责军饷运输,确保后勤支持。葛尔丹死后,其余部被策妄阿拉布坦控制,后者继续与清对峙,但康熙已奠定优势。明珠晚年闲居,家族延续影响,如儿子纳兰性德以词闻名。 康熙亲征的胜利,增强了清朝威望,蒙古诸部归附增多。明珠虽不再掌权,但他的从征经历,体现康熙的用人智慧。

0 阅读:156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