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给我们泼冷水了!德媒声称,“九三阅兵”所传递的强势信号,实则是为了“掩盖”中

柳淮蕊 2025-09-12 01:43:50

德媒给我们泼冷水了!德媒声称,“九三阅兵”所传递的强势信号,实则是为了“掩盖”中国国内日益明显的社会与经济问题。德媒声称,中国青年就业,房地产,地方债务等都面临问题。而消费待继续提振,企业投资意愿有待提高,这都是今天中国面临的问题。尽管解放军在阅兵场上看似兵强马壮,但维系一场长期高强度冲突对中国而言将是巨大的挑战。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首先得说清楚,九三阅兵对我们中国来说,最核心的意义是纪念,纪念那些在战火中牺牲的先烈,纪念我们民族从苦难中站起来的历史。 这可不是每年都有的活动,每一次都承载着对历史的敬畏,今年的阅兵有多国领导人出席,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等都来了,他们的到来本身就是对历史记忆的认同。 对于那些在二战中深受苦难的国家来说,这种纪念更是一种共鸣。 德国也是二战的参与国,按说更该理解铭记历史的重要性,可他们的媒体,却把这歪曲成 “炫耀武力”,这不是对历史的无知,更像是故意曲解。 外国网友看得很明白,有美国网友说 “中国最好的‘武器’,是不把钱花在发动战争上”,这可比某些媒体的偏见客观多了。 德媒所谓的 “掩盖问题”,这说法也很难站得住脚,他们提了青年就业、房地产、地方债务这几个点,那咱们就摆事实讲道理。 先说地方债务,财政部 7 月刚公布的数据,今年安排了 6 万亿元置换地方隐性债务,到 6 月末已经发行 1.8 万亿元。 实际效果摆在那,内蒙古 8 个旗县实现隐性债务清零,南通通州区政府债务风险等级,从 “橙” 转 “黄”,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进展,这哪叫掩盖,明明是在系统地解决问题。 消费方面,国家统计局 9 月 11 日刚发布的 8 月数据,核心 CPI 同比上涨 0.9%,已经连续 4 个月扩大了。 服务价格、工业消费品价格都在回升,金饰品、家用器具消费增长明显,说明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在显效。 青年就业虽然有压力,但从数据看也是在改善的,去年 9 月 ,16 到 24 岁城镇青年失业率比 8 月下降 1.2 个百分点,这背后是国家持续出台的就业扶持政策在发力。 更有意思的是,德媒指出的这些,可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咱看看德国自己就知道了。 他们的经济研究机构预测 ,2025 年德国经济零增长,失业率要升到 6.2%,更严重的是,德国 8 月工业产出,跌到了 5 年来最低水平。 公共债务到 2024 年底已经超过 2.5 万亿欧元,人均负债 3 万欧元,德国建筑业自 2020 年以来产出下降了 15%,现在还在萎缩。 怎么到了自己这就是 “结构性挑战”,到了中国这就成了 “掩盖问题” 的证据?这双标玩得也太明显了。 针对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我们从来没回避过。 地方债务上,我们不光搞置换,专项债券发行进度也在加快,今年上半年发了 2.16 万亿元,同比增长 45%,还允许用来收购存量商品房当保障房,既稳了债务又帮了房地产。 消费上,从数据能看出政策在见效,核心 CPI 持续回升就是证明。 就业上,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扶持政策一直在加码,失业率下降就是证明,这些都是公开的政策和数据,德媒怎么就看不见? 我们这次阅兵发出的信号,那相当明确了,外交部部长助理洪磊说得很清楚:是为了彰显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强大能力。 这次展示的 “东风 - 61” 洲际导弹、激光武器等装备,是国防实力的体现,但更重要的是传递和平意愿,就像《俄罗斯报》说的,中国展示军事实力的同时,也展示了对和平的愿景。 中国人对领土主权的决心,从历史到现在从来没变过,这不是靠阅兵 “炫耀” 出来的,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共识。 德媒这番言论,说到底暴露了他们的复杂心态,一方面可能是对中国发展的不适应,看到中国在复杂环境中稳步前进,就想用这种方式来抹黑。 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在转移视线,自己国内经济问题一堆,却来对别人指手画脚。 他们对中国的历史情结确实缺乏了解,不明白阅兵对我们来说是纪念而非炫耀,不理解我们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能力。 其实外交部早就说过,阅兵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我们从不否认发展中存在问题,但问题是用来解决的,不是用来被外人歪曲攻击的。 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解决问题的力度和成效也摆在那,德媒与其花心思给我们泼冷水,不如多关注自己国内的经济停滞和债务问题,这才是更实在的事。 历史已经证明,和平与发展才是正道,搞这种意识形态偏见的小动作,最终只会暴露自己的狭隘。 阅兵式结束时放飞的 8 万羽和平鸽,就是我们对世界最好的承诺。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88

猜你喜欢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