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腺样体肥大:麦冬配两宝,脾肺双补,孩子抵抗力强了,鼻涕、鼻塞也能消! 最近早晚温差越来越大,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门诊,说孩子明明没感冒,却鼻塞得厉害,晚上睡觉张口打鼾、翻来覆去,白天没精神,稍不注意受凉,症状就更重。 再一问,大多孩子还爱挑食、积食,吃点油腻甜食就腹胀——这都是脾肺虚弱惹的祸! 脾胃运化差,痰湿容易堵在鼻咽部;肺阴不足,鼻窍失养又没抵抗力,腺样体自然反复肿大。 这时候,家里常备的麦冬就能派上大用场,简单煮水喝,既能脾肺双补,又能通窍化痰, 麦冬、玉竹、陈皮,一起煮水喝就可以。 麦冬: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肺、胃经,能润肺养阴、生津润燥。 孩子鼻窍干燥、嗓子干痒,都是肺阴不足的表现,麦冬就像给肺里“浇足水”,从根源缓解鼻咽部的干涩和黏腻。 玉竹:和麦冬是“黄金搭档”,同样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两者一起用,滋养肺阴的力气翻倍,还能帮孩子补养脾胃津液,改善挑食、口干的问题。 陈皮:性温味辛,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关键是它能“行气导滞”,避免麦冬、玉竹滋补太过反而腻住脾胃,让补养的同时不碍消化,还能把鼻咽部的痰湿慢慢化掉。 去年秋天,有个6岁女孩来就诊,腺样体肥大快一年了,入秋后鼻塞加重,晚上打鼾声大得全家睡不好,还总说嗓子干。 家长说孩子平时爱吃蛋糕、炸鸡,一吃就腹胀,大便时干时稀,舌尖红、舌苔白腻,中间还有点剥落。 我一看就知道是“脾肺两虚、痰湿夹热”,就在“麦冬+玉竹+陈皮”的基础上,加了白术、茯苓健脾利湿,解决腹胀便稀的问题;再加辛夷花通鼻窍,直击鼻塞根源。 同时嘱咐家长停掉甜腻、油炸食物,多给孩子吃小米粥、山药等易消化的食材。 一周后复诊,妈妈说孩子鼻塞轻了,晚上不怎么翻身了; 调整方子再坚持2个月,孩子鼻涕基本没了,打鼾声消失,吃饭也香了,复查时腺样体堵塞从65%降到了50%。 其实这个方子的妙处在于灵活辨证: - 若孩子积食明显、口臭,可加炒麦芽、山楂消食化积; - 若流黄稠鼻涕、有内热,可加少量金银花清热; - 若手脚凉、易感冒,可加2片生姜温散寒邪; - 若孩子体质偏虚、易出汗,可加少量太子参补气。 家长必看的用法和注意 1. 基础用量:3-6岁孩子,麦冬、玉竹,陈皮;6岁以上各用6g,加水500毫升煮15分钟,放温后分次喝,每周2-3次即可。 2. 体质禁忌:若孩子平时手脚冰凉、大便稀溏、怕冷明显,单用此方偏凉,需加生姜或咨询医生后调整。 3. 调理关键:食疗是辅助,一定要配合清淡饮食,少吃甜、凉、油三类食物,不然脾胃负担重,再好的方子也难见效。 孩子腺样体肥大不用总想着手术,家常的麦冬配玉竹、陈皮,就能帮孩子从根上补好脾肺。 坚持调理,孩子抵抗力强了,痰湿消了,鼻窍自然通畅,晚上能睡安稳觉,家长也能少操心!
惊掉下巴!带孩子去西贝吃饭,孩子被面里的胡椒粉呛得直咳嗽,想着换一碗不加胡椒粉
【1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