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 年,哈尔滨,十位抗日义士拍下了这张合影后,被拉往刑场集体枪杀,这是英雄留在人世间的最后遗照。 这些义士多来自哈尔滨当地高校,当伪满洲国成立后,他们就开始秘密参与抗日活动。1931 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建立伪政权,很多知识分子不甘心,组织起来反抗。十人中有几人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其他学校的师生,利用学生身份,联络抗日义勇军,提供情报和物资。日常里,他们在校园讨论时局,交换信息,小心避开监视。 照片里的他们,没有一个人低着头,有的穿着洗得发白的学生装,有的领口还扣得整整齐齐,眼神亮得像寒夜里的星。明明知道拍完这张照片就要走向死亡,脸上却没半分怯色 —— 不是不怕死,是他们心里装着比命更重的东西,是东北的土地,是同胞的苦难,是不想当亡国奴的骨气。 后来有人说,他们是被叛徒出卖的。那些日子日本兵和伪警察在学校周围盯得紧,连学生递个纸条都要查半天。可就算知道危险,他们也没停过手里的活:偷偷印抗日传单,半夜把物资送到义勇军藏身处,甚至冒着风险给被抓的同胞传递消息。被捕后,敌人用了各种酷刑,鞭子抽、烙铁烫,想让他们说出其他抗日伙伴的名字,可从头到位,没一个人松口。有个年轻的学生,被打得浑身是伤,还笑着对敌人说:“你们占得了东北的地,占不了中国人的心!” 说真的,那时候的伪满洲国就是日本手里的傀儡,帮着侵略者欺负自己人,看着这些读书人反抗,就急着帮着日本兵抓人、定罪,半点骨气都没有。而日本侵略者更残忍,他们以为杀了这些义士,就能吓住所有想反抗的中国人,可他们想错了 —— 这些师生用命扛起来的抗日火苗,没那么容易灭。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跟着站出来,有的参军打仗,有的继续搞地下工作,都是受了这些英雄的鼓舞。 这些义士本来能像其他普通人一样,躲在校园里读书,假装看不见国家的苦难,可他们没选这条路。他们用最壮烈的方式告诉所有人:知识分子不是只会纸上谈兵,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敢站在最前面,敢用生命护着脚下的土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772团副团长王近山未经请示就伏击日军。战后他带着缴获的香烟找旅长陈赓请罪,避重
【1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