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科技进步还是分田到户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这是一直以来很多人争论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近日的一段发言有助于大家解决这一疑问。 张院士说到,现在如果没有化肥,我国至少有一半人没有粮食吃。他说,他们在自己的实验站里做实验,把土地里生产的农产品的养分全部归还回去,得到的产量是现在农田产量的一半,也就是说,没有化肥,单靠土地自己的有机物进行循环,根本养不活它们。 化肥对农作物生产如此重要,我国是从什么时候解决化肥问题的呢?各种资料显示,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解决了化肥从无到有的问题,但品种比较单一,产量十分有限。 1974年,毛泽东主席抓住美西方与我国关系缓和的时机,与周恩来总理一起制定了“四三方案”:主要是拿出43亿美元外汇储备,从西德、瑞典、日本等国引进了13套大化肥生产设备。70年代后半段,我国引进的国外大化肥生产设备陆续运回国内,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开始了规模化生产,使我国化肥工业规模和化肥产品质量获得了一次大的飞跃。再加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于1975年研制出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小麦等其他农作物育种技术也得到大幅提升,这才逐步解决了我们的吃饭问题。 农民没有化肥农药,能多产粮食吗?
是科技进步还是分田到户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这是一直以来很多人争论的问题。中国
依波与世界
2025-09-14 00:39: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