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两会热点|C919频“出海”飞行展示,美欧适航证是必选项吗?新京报

梦幻星辰醉梦 2025-09-14 13:04:21

(参考资料:两会热点|C919频“出海”飞行展示,美欧适航证是必选项吗? 新京报2024-03-09) 欧美主导的航空领域,适航证堪称飞机的 “国际驾照”,没有它,飞机想要畅行全球,尤其是打入欧美市场,简直比登天还难。 咱们先看看俄罗斯和日本的前车之鉴。俄罗斯当年搞的苏霍伊超级 100 飞机,设计时对标欧美的标准,零件也采用了不少欧美的产品,可最终呢?欧美那边就是不给发适航证,到现在这飞机也只能在俄罗斯国内飞,无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还有日本,三菱公司搞的 MRJ-21 支线客机,2015 年就首飞成功了,他们自己宣称油耗、安全性都不差,可美国就是不给适航证,最后项目黄了,原型机都被拆了。由此可见,适航证对飞机国际化的重要性。 C919 于 2021 年正式向欧盟航空安全局(EASA)提出适航认证申请,中欧此前已签署双边航空安全协议,看似流程能够跑通,可现实却不尽人意。2025 年春,EASA 现任执行董事明确表示,2025 年 C919 拿证不现实。 EASA 需要重新验证所有系统,流程至少要 3 年,最长可能拖到 6 年,也就是说,C919 在欧洲拿证最早要等到 2028 年。而美国联邦航空局(FAA)那边更是连审查程序都还未启动,中国商飞也没有提交完整申请,双方对此事都讳莫如深,看得出谁也不愿迈出第一步。 从技术角度而言,EASA 有一整套公开透明的流程,每一架新机型都要经过同样严格级别的审查,从结构强度、飞控逻辑,到火灾抑制、逃生舱门,每一个环节都要交出数据,重新跑测试,空客当年 A350 也不例外。虽说欧洲这一关难度不小,但起码还在走程序。然而美国这边,FAA 被认为是全球航空安全认证的 “终极裁判”,无论是飞机制造商、航空公司、租赁公司,还是保险机构,只要进入 FAA 的名单,基本就能打入全球市场,不在名单上,就会被市场排斥。 C919 在技术配置上采用了不少美欧产品,发动机用的是 CFM 公司(由美国 GE 和法国赛峰联合运营)提供的 LEAP-1C,航电系统也来自霍尼韦尔,可即便如此,也未能换来 FAA 的认证通道。这并非飞机不安全,而是美国根本不打算让出航空领域的这道 “门槛”。 FAA 认证不仅是技术审核,更是一种标准制定权,这种权力,美国几十年来从未放松过,波音靠这个吃饭,空客也得在很多项目上妥协。一旦 C919 拿到 FAA 证书,意味着中国能在同一张桌子上与波音、空客谈价格、抢订单,美国自然不愿意放这一步棋,直接连认证程序都不让开始,彻底关上了门。 FAA 不给证,影响可不容小觑。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都跟随 FAA 或者 EASA 的适航体系,没有这两个证书,飞机就算技术过关也进不了主流市场。飞不了美国,基本也就飞不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这些主航线国家,租赁公司也不会投钱。 哪怕飞机价格便宜、用料扎实,没有 FAA/EASA 的认证,飞机就如同孤岛,不能流转,不能打包,不能按国际保险标准计价,风险太高。此前欧洲知名廉价航空公司 Ryanair 曾表达过对 C919 的兴趣,可到现在也没下单,理由很简单,没有欧盟适航证,谈采购就是空谈。 但咱们 C919 也并非无路可走,最关键的是咱们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作为支撑。波音自己预测,未来 20 年中国需要 8560 架新飞机,仅单通道飞机就需要 6470 架。现在东方航空的 C919 在沪蓉、沪成等主干航线飞得稳稳当当,未出现任何技术故障,国内航空公司的订单也不少。 就算欧美市场暂时进不去,凭借国内这巨大的需求,也足够 C919 慢慢成长。这一点,日本和俄罗斯就无法与之相比,日本国内市场小,飞机造出来缺乏足够的内部需求支撑,项目只能停掉;俄罗斯虽能维持,但市场规模跟中国没法比,也仅仅是勉强支撑。 并且,国产的长江 - 2000 发动机最近完成了关键试验,最大推力能到 35.2 吨,比波音 787 用的发动机推力还大。等这发动机成熟了,咱们就能把飞机的 “心脏” 换成自己的。C919 也会逐步提升国产化率,慢慢将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咱们在国际市场也并非毫无进展,越南最近调整了法规,明确表示只要有中国民航局发的合格证,飞机就能在越南销售和运营,现在 C909 飞机已经在越南飞国内航线了,机票第一天就销售火爆。 就算欧美坚决不给 C919 适航证,它也不会重蹈日本 MRJ-21 的覆辙。中国有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作为后盾,有不断进步的技术作为支撑,还有越来越多友好国家的支持,C919 肯定能持续发展,飞得越来越远、越来越稳。

0 阅读:24
梦幻星辰醉梦

梦幻星辰醉梦

梦幻星辰醉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