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卡斯特罗来中国大使馆吃饭,在菜园里发现了一个绿色的水果,觉得很奇怪,就摘下来咬了一口,发现这个东西味道还不错,便询问这是什么? 菲德尔·卡斯特罗1926年出生在古巴东部一个糖蔗种植园主的家庭里。他父亲是从西班牙移民过来的,通过种糖蔗挣了些钱,跟女仆莉娜生下了卡斯特罗和他的兄弟拉乌尔他们几个。从小在农村长大,卡斯特罗接触到不少种植园的劳作,早年接受天主教教育,先在圣地亚哥的寄宿学校念书,后来转到哈瓦那的贝伦天主教高中。在学校里,他体育挺棒,田径、棒球、篮球都玩得不错,还被评为哈瓦那最佳学生运动员。1945年,他进哈瓦那大学法学院,主修法律,那时候就开始搞政治活动。1947年,他参与多米尼加流亡者和古巴人入侵多米尼加推翻特鲁希略的行动,没成。1948年,又掺和哥伦比亚波哥大的城市骚乱。1950年毕业后,当律师,还加入改革派的古巴人民党,本想在1952年议会选举中争议员位子。可巴蒂斯塔搞政变,取消选举,卡斯特罗就转而武装斗争。 1953年7月26日,卡斯特罗领着大约160人袭击圣地亚哥的蒙卡达兵营,想引发民众起义,结果大部分人阵亡,他被抓进监狱,判了15年。1955年特赦出来后,他流亡墨西哥,组建7·26运动。1956年12月2日,他带81人坐格兰玛号游艇回古巴登陆,大多数人被杀或抓,他跟拉乌尔、切·格瓦拉他们12人逃进马埃斯特腊山区打游击。两年下来,他们用800名游击队员打败巴蒂斯塔3万军队,1959年1月1日革命胜了。卡斯特罗当临时政府武装部队总司令,2月出任总理,实际掌权,推动土地改革和工业国有化,跟苏联结盟,1961年击退猪湾入侵,1962年卷入导弹危机。1976年起,他任国务委员会主席,继续搞古巴社会主义建设。 徐贻聪是中国外交官,早年进外交部工作,当过拉美司副司长。1990年代初,他出任驻厄瓜多尔大使,1993年调到驻古巴大使,那时候推动中古双边合作。任期结束后,又去驻阿根廷大使,拿过多国政府荣誉勋章,退休后在北京住,从事国际问题研究。 1994年,古巴经济物资短缺,中国驻古巴大使馆在哈瓦那郊区一栋带院落的建筑里,后院几垄菜地是徐贻聪大使组织人员开垦的,土壤翻松后撒下从北京前门菜市场买来的普通华北黄瓜种子。在加勒比海风下,这些种子长得旺,藤蔓爬到两米高,结出细长翠绿的瓜条,表面光滑带细刺,跟古巴本地粗壮品种不一样。那天卡斯特罗穿橄榄绿军装,右手夹雪茄,走进使馆大院,本来要跟徐大使谈双边合作事宜。两人先在客厅吃简单菜肴,有米饭、豆类和少量肉食。饭后卡斯特罗活动,绕过办公楼,看向院子菜畦,摘下一根约30厘米长的绿瓜,咬下,汁水溅出。他嚼几口,继续吃完剩下部分,抹嘴晃动半截瓜条问这是什么。徐大使走出来,解释是用中国种子种出的黄瓜。卡斯特罗点头,问种子来源和种植方法。徐大使说种子从北京带来,在古巴土壤适应好,长出脆嫩带清甜味的瓜,比本地品种细腻。 徐大使同意提供剩余种子,包好给古巴农业部官员,还手写一份种植指南,包括选地、浇水和防虫要点。古巴农业专家起初对细长瓜适应盐碱土有疑虑,但试种三个月后,哈瓦那郊区田地长出大片绿藤,结瓜直溜水灵。当地居民在集市上叫它中国黄瓜,用来凉拌或腌制成酱菜,国营食堂采购多,改善民众饮食。古巴军方因为物资紧张,组织军营生产竞赛,士兵在坦克旁支瓜架捉虫,形成独特景象。徐贻聪大使任期结束回国,古巴政府发特殊贡献奖,奖状上写徐贻黄瓜。卡斯特罗表示,这种子长出的不只是瓜,还加深两国人民联系。中古关系在1990年代加强,中国提供贸易信贷和投资,古巴农业受益。 卡斯特罗继续领导古巴到2006年因健康移交权力给拉乌尔,2008年正式退休。2016年11月25日,他去世,享年90岁。徐贻聪退休后在北京住,回忆中古交往故事。
1994年,卡斯特罗来中国大使馆吃饭,在菜园里发现了一个绿色的水果,觉得很奇怪,
历史趣闻社
2025-09-15 00:16:21
0
阅读:1765
好多多
也是正义感为人民服务典范
坨坨龙
酸黄瓜是俄罗斯的传统食物。并且通过海绵宝宝,我们也知道,在欧美酸黄瓜也是经常吃的。 古巴作为拉美国家,饮食跟欧美差别不大。卡斯特罗当年都五十多岁了吧?第一次吃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