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若中方不主动让步,美国将升级局势,可能对华实施禁运 美国财长贝森特放

迎丝的趣事 2025-09-16 16:46:10

美国财长:若中方不主动让步,美国将升级局势,可能对华实施禁运 美国财长贝森特放话要对华升级禁运的时候,恰好撞上《芯片与科学法案》落地两周年,这个时间点选得确实有点意思。当初美国信心满满砸下 527 亿美元补贴,目标是让本土半导体产能大幅提升 30%,结果到 2025 年 4 月一看,实际只涨了 12%,连预期的一半都没到。这就像吹了个大泡泡,看着挺唬人,一戳就露馅了。 要说这半导体回流的样板工程,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工厂绝对算一个。2020 年就承诺投 400 亿美元建两座工厂,拜登还亲自去奠基助威,当时场面搞得挺大。原计划 2024 年量产 4 纳米芯片,结果到了节骨眼上,美国本土找不出足够的熟练工人,最后没办法,只能从中国台湾紧急调派 500 名技术人员救场,量产时间硬生生推迟到 2025 年上半年。这就好比盖大楼盖到一半,发现找不到会砌墙的师傅,还得从老家请人来救急。 其实这事儿早有预兆。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早就预警,到 2030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要缺一百万技术工人,光美国就有 6.7 万个岗位可能空着。更麻烦的是,美国半导体行业里三分之一的人都 55 岁以上了,2024 年初还有超过一半的人说可能要离职,要么是觉得没发展空间,要么是嫌工作不够灵活。年轻人又不太爱学这个专业,结果就是老师傅快退休了,新徒弟还没接上茬,台积电想在美国开工,可不就得从台湾调人吗? 钱花了不少,效果却没达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成本这道坎过不去。波士顿咨询早就算过账,在美国新建晶圆厂的十年总成本,比在台湾、韩国要高出 30%,比中国大陆甚至高出 50%。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也说过,在美国生产芯片成本要比台湾高 50% 以上。虽然有分析师说现在成本差距缩小到 10% 了,但台积电在美国卖的芯片还是要比台湾贵 30%,这羊毛最终还得客户来薅。 美国政府也不是没使劲,又是给补贴又是搞关税威胁,甚至直接掏钱买英特尔的股份,想把产业链拉回来。特朗普说要对不在美国设厂的企业征关税,最高可能到 100%,但德州仪器的高管直接说了,这顶多带来点短期订单,长久不了。荷兰阿斯麦更直白,说加税只会推高成本,搞乱全球供应链。结果就是,企业嘴上答应着建厂,身体却很诚实,该推迟的推迟,该找外援的找外援。 台积电在美国的工厂还有个更麻烦的问题,生产出来的晶圆得先运回去台湾切割测试封装,折腾一圈再运回来,物流成本和时间都耗不起。虽然说以后要在美国建封装厂,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这就像开了家面包房,却得把面团运到外地烤熟再拉回来卖,中间的功夫全白费了。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本土半导体产能占全球才 12%,但美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份额却占了 46.3%,这种设计和制造脱节的情况,本来就是全球化分工的结果。现在非要把制造环节硬拉回来,等于要跟市场规律对着干。就拿英特尔来说,美国政府注资 89 亿美元买了它 9.9% 的股份,想让它带头扩产,但这种行政干预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谁心里都没底。 半导体这东西讲究产业集群,亚洲那边从材料到设备再到封装测试,上下游配套几十年才磨合成熟。美国这边缺的不光是工人,还有整个生态链。就像想做满汉全席,不光要有大厨,还得有新鲜的食材、趁手的厨具,这些都不是砸钱就能马上变出来的。台积电虽然计划在美投资到 1650 亿美元,建更多工厂,但它自己也说了,这些海外工厂会让公司毛利率每年下降 2-3 个百分点,长期来看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现在美国一边喊着要对华禁运,一边自己的产能缺口补不上,这种矛盾其实很好理解。《芯片与科学法案》想靠行政力量扭转产业规律,就像试图用手按住漂浮的气球,看似按住了这个,那个又飘起来了。527 亿美元补贴听着吓人,但分摊到整个半导体产业链,连填成本差距的窟窿都不够。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都承认,到 2030 年要新增 11.5 万个岗位,光缺的就有 6.7 万个,这种人才断层不是靠威胁和补贴能解决的。 台积电的例子其实就是个缩影,400 亿美元砸下去,连熟练工人都凑不齐,还得从台湾调兵遣将。这种情况下,美国喊着要升级对华禁运,就有点像自己家工厂还没盖好,就先不让邻居家开厂,结果最后可能自己也没得用。毕竟全球 65% 的芯片生产都在台湾,15% 在大陆,美国想脱离这个体系自己玩,短期内根本不现实。 说到底,半导体产业回流这种事,不是靠喊口号、加关税就能成的。美国现在面临的困境,本质上是想用短期政策弥补长期形成的产业生态差距,用地缘政治思维代替市场规律。贝森特在法案两周年这个时间点放狠话,与其说是有底气,不如说是想转移注意力,毕竟投入和产出的差距摆在那儿,再怎么嘴硬,数据也不会说谎。台积电工厂的延迟量产和 500 名技术人员的紧急调派,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问题:半导体制造这种精细活,不是光靠钱和威胁就能搞定的。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迎丝的趣事

迎丝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