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摊贩在成都再次上演绝活! 昨天晚上,在成都磨子桥十字路口,有一个开着小货车的流动摊贩拉了一车石榴在叫卖,车上挂牌写着10元3斤,有一位顾客买了3斤正好10元钱的石榴,顺便用自己随身携带的电子秤复了一下秤,结果只有2.4斤,于是找摊贩理论,摊贩很嚣张地说:不买算了,要想价格便宜,还想重量够,那有那么好的事情,顺手就抢过水果袋将石榴倒回了车上,销毁了证举。顾客说:你挂牌10元3斤,我又没和你讨价还价,是你短斤少两,用的八俩称,你还那么嚣张。双方争执不下,于是报了警,警察让顾客拨打12315投诉!12315的回复是:流动摊贩是无证经营,他们也不好监督,只能通过城管执法大队按照占道经营进行驱赶或处罚!最后,顾客很无奈地离开了! 事后和旁边看热闹的人闲聊得知,流动摊贩的秤上有几个按钮,一个按钮是实秤,一个按钮是九两,还有一个是八两不到,有些摊贩还有遥控器,开关装在口袋里,看到那些大意的客户,就会按下遥控键,随意调整设置,坑蒙顾客。 这样的场景,你是不是也觉得似曾相识? 街头骗局从不新鲜,却总有人一次次掉进坑里。 不是消费者太天真,是黑心商贩太狡猾。 他们打着“便宜”的幌子,玩的却是秤上做手脚的把戏。 成都之前不是没有整治过“鬼秤”。 2022年就有报道称,某区市场监管局一次突击检查,就没收作弊秤具二十多台。 可风头一过,“八两秤”又悄悄回来了。 流动摊贩打游击,今天磨子桥,明天换九眼桥,治理永远慢半拍。 你也许会说,不就是几块钱的事,何必较真? 但这不是钱的问题,是信任被踩在了地上。 老百姓愿意光顾小摊,图的是方便实惠,不是暗地里被宰。 一旦诚信破产,整个行业都跟着蒙羞。 更让人寒心的是执法的无力。 报警让找12315,12315推给城管,城管来了最多驱离。 罚不了款、立不了案,摊贩换个地方照样营业。 监管链条断在哪里?谁都说不清。 那些遥控秤、按钮秤,俨然成了行业“潜规则”。 你防不胜防,除非自己随身带秤。 可购物原本该是轻松的事,什么时候变成了一场消费者和商贩的暗战? 我们呼吁的不是一棍子打死所有流动商贩。 他们中也很多人靠此谋生,辛苦养家。 但诚信经营是底线,短斤少两绝不是“行业智慧”。 成都作为美食之都、旅游名城,不该被几颗“黑心石榴”坏了形象。 必须拿出更严厉的惩戒。 比如建立摊贩诚信档案,屡犯者纳入黑名单。 或者推广集贸市场公平秤进场,让复核成为常态。 法治社会,不该让守规矩的人无奈,让钻空子的人嚣张。 每一次沉默,都是对欺诈的纵容。 每一次较真,都是在推动改变。 你不站出来、我不站出来,下一个被坑的也许就是你身边的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黑心摊贩在成都再次上演绝活! 昨天晚上,在成都磨子桥十字路口,有一个开着小货车的
狗哥爱你
2025-09-16 17:59:26
0
阅读:220
采菊东篱
现在路边摊不买了!买个西瓜给九斤的钱实际只有六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