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翻遍《二十四史》,别信什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世上最实在的理

见文侃史 2025-09-16 19:22:55

易中天:“翻遍《二十四史》,别信什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这世上最实在的理,是强有好报,弱有恶报。” 大到山河易主,小到邻里相处,再到你我每天的日子 —— 强国在国际上腰杆硬,弱国连说话都没人听;富人在闹市被人捧,穷人在深山没人问。 老话说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不是劝你作恶,是让你看清:弱不是 “命”,是没底气的 “难”;穷不是 “运”,是没实力的 “险”。 你弱的时候,连呼吸都像碍着别人;你强的时候,连犯错都有人帮着圆。 别觉得历史是帝王将相的 “家谱”,那其实是普通人的 “生存笔记”。 将军的功碑上刻着 “平定天下”,脚下埋的是万千士兵的白骨;帝王的龙椅上绣着 “日月同辉”,背后是无数百姓的饥寒。 所谓 “一将功成万骨枯”,从来不是一句诗,是血淋淋的现实:99% 的人忙着 “活下来”,1% 的人忙着 “活得好”,而史书只记那 1% 的 “风光”,忘了那 99% 的 “挣扎”。 有人说 “人性本善”,也有人说 “人性本恶”。其实是,弱的时候,人会藏起贪心装成 “老实人”;强的时候,人会露出欲望变成 “精明人”。 社会从来不奖励 “纯善”,只奖励 “能扛事”:能赚钱的有饭吃,能掌权的有话语权,能低头的能避祸,唯独死磕 “善良” 的,常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 《渔樵问对》里:樵夫扛着半捆柴,蹲在河边问渔夫:“你撒网只捞大鱼,放掉小鱼,是心善吗?” 渔夫摇着橹笑:“不是心善,是小鱼不够填肚子,捞了也没用。就像这世上的人,弱的时候帮不上别人,也护不住自己,连被‘利用’的价值都没有,只能任人摆布。” 樵夫又问:“那小鱼长大了,不就能被捞了?” 渔夫叹口气:“长大了要么被更大的网捞走,要么变成吃小鱼的鱼 —— 这不是狠心,是人间的实诚:你不长出点本事,早晚成别人的‘垫脚石’。” 历史总在轮回,可人性从来没变 —— 昨天帝王抢皇位,今天人抢饭碗;昨天弱国被欺负,今天弱者被冷落。变的是‘抢’的花样,不变的是‘强才能立足’的根。” 别觉得 “强” 就是要争要抢,其实 “强” 是能守住自己。 老话说 “磨刀不误砍柴工”,读历史不是学 “权谋术”,是学 “活法”:怎么在弱的时候不卑不亢,怎么在强的时候不骄不傲,怎么在别人耍心机时不跟风,怎么在自己受委屈时不低头。 比如讲 “楚汉相争”,不说 “鸿门宴的权谋”,说 “刘邦怎么在弱的时候保命,项羽怎么在强的时候翻车”;它没把道理当 “大道理” 讲,是用 700 个动漫画成了眼前景 比如讲 “孔融让梨”,不教 “要谦让”,教 “怎么在让的时候不丢骨气”; 有人说 “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其实更该 “先强自己实力,再谈助人情结”。 你自己都站不稳,怎么扶别人?书里说 “人人都有成功的可能,无所求才有所得”,不是让你 “躺平”,是让你 “不瞎卷”:别盯着别人的钱袋,盯着自己的本事。 《渔樵问对》,邵雍凭渔翁与樵夫的河边对话,把天地循环、人事兴衰的理说透了。 你纠结 “弱时如何自处”?书中渔樵聊 “小鱼不练本事,早晚成大鱼饵”,道尽 “实力才是底气” 的实诚; 你困惑 “强时该守什么”?他们谈 “网再大也别赶尽杀绝”,点破 “留余地才是长久计” 的智慧。 没有晦涩文言,全是家常对话,却藏着千年都没变的生存哲学:不是教你争强好胜,是教你看清规律、守住本心。 优选带白话注解、配场景插画的版本,不用啃古籍就能懂渔樵对话里的真意。《渔樵问对》读透,不管职场打拼,还是日常自处,都能少些焦虑。 【解决人生困惑】渔樵问对 感受国学经典智慧 问见古今解人生谜题MM

0 阅读:24
见文侃史

见文侃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