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谈中越战争:越军总指挥披露惨败内情,称遭到打压排挤 1984年7月12日,越军在老山地区发起大规模进攻,黎威密作为第二军区副司令兼河江前指司令,直接负责指挥。这次行动代号MB84,目的是收复老山周边高地,包括772高地、姑易山、774高地和一些无名据点。参战部队有第312师141团、第316师174团、第356师876团和149团,加上198和821特工团的部分力量,总规模相当于一个加强步兵师。 进攻前一天,部队从低地集结,逐步向目标推进。黎威密制定了作战计划,副总参谋长黎玉贤参与审核。计划强调利用夜间接近,但实际执行中遇到了问题。战斗开始时,越军炮兵先开火,但中方迅速反击,使用大量炮兵覆盖,涉及27个炮兵团加上师属火力。这导致越军推进受阻,从海拔800米到900米处难以继续。 整个战斗只持续一天,下午4点左右,黎威密向上级建议撤退,得到批准后下令部队后撤。结果越军损失超过3000人,这是中越边境冲突中越方最大的一次败仗。黎威密后来在采访中指出,失败关键在于情报泄露,有高层将领提前将进攻时间、地点和兵力告知中方,导致突袭元素丧失。中方提前准备,火力压制让越军无法有效推进。 黎威密还提到过去多次未执行上级命令,比如总参谋部要求深入中方境内18公里攻打麻栗坡县城,但他拒绝,因为地形是石灰岩山区,部队难以应对。他也未采用直升机拦截方案,认为越军缺乏相应能力。另外,他不同意全盘使用苏联战术,尽管有苏联顾问在河江现场。他认为在这种山区地形,对中方军队生搬硬套苏联条令不合适,只能部分借鉴经验。 关于个人遭遇,黎威密表示受到军内打压。国防部长黎德英听取某些言论后,不再重用他。黎德英属于另一派系,推动部队领导班子更换。以黎威密在河江指挥时“不服从上级”为由,阻挡他升任第二军区司令。1987年,原司令武立去世,但国防部调来邓军瑞担任,而不是提拔黎威密。这本质上是培植亲信,黎威密所属派系在权力斗争中处于劣势。 这次战役暴露了越军在火力、情报和战术上的短板。越军炮兵只有一个旅,装备40多门105毫米炮和少量H12火箭炮,无法与中方匹敌。黎威密强调,中方占据高地优势,防守坚固,兵力充足,这些因素加剧了失败。
越南谈中越战争:越军总指挥披露惨败内情,称遭到打压排挤 1984年7月12日,越
只言片语里
2025-09-16 21:51:26
0
阅读:540
香瑤媚柳
所以,黎家在内斗中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