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当之无愧的摩托大国,尤其以超大载量和各种匪夷所思的驾驶技艺闻名世界,但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其高端产品不如日本,情怀不如欧美,出口量不如中国,但就靠着全球第一的本土市场规模和在非洲市场的不错表现,印度摩托成了一些人口中超越中国摩托产品的存在。 论出口,中国摩托占据全球5成以上份额 2024年,中国摩托出口数量超过1100万辆,占全球摩托贸易量的5成以上份额。今年上半年,中国摩托整车出口量超过850万辆,同比增长32%以上,1-8月的出口量已经超过1000万辆,月均100多万辆的出口数量叠加,有望再度创下年度新高。 与狂飙的出口量相得益彰的是中国摩托产品的产品力与品牌力提升。近年来,国产摩托企业通过收购、技术合作与加强自主研发,已经与国际知名摩托品牌大幅缩小产品差距,在部分细分品类已呈并行态势,既满足了国内摩托爱好者的消费升级需求,也大大增强了摩托产品出海的核心竞争力。以往靠着中小排量车型打进国际市场的国产摩托品牌,如今已在高端摩托领域逐步打开了局面,可以和欧美、日韩的知名摩托品牌掰掰手腕。 曾经因质量乱象在海外市场折戟的中国摩托充分吸取了教训,在稳固本土市场的同时,既继续主打性价比,又持续加强技术升级,且注重对品牌力的维护,在美国、东南亚、拉美、欧洲市场都有不错的表现。今年上半年,中国摩托在巴西、墨西哥和俄罗斯市场的出口同比增长均在40%以上。 直到印度市场和非洲市场的坏消息传来。 在非洲,印度摩托靠什么赢了中国摩托? 历来以产品质量稳定、价格亲民著称的中国摩托产品在非洲市场,遭遇了国产拖拉机一样的窘境,被“印度造”产品打得落花流水——这说法多少有些夸张,但事实是印度拖拉机在非洲市场大行其道,印度摩托也将中国摩托挤到了市场角落。 以今年上半年以来的数据来看,在非洲市场,中国摩托出口数量保持微增,但整体市场份额下滑,抢去中企风头和份额的正是印度摩托。“质量还行”“价格不贵”“口碑尚可”,印度摩托以中国摩托早前出海时的那些优势打败了中国摩托。 印度毕竟有着全球最大的摩托市场,全年销量可达2000万辆以上,全球排名靠前的摩托品牌中,也有不少印度企业的身影。擅长花样宣传的印度摩托企业,还搞出过“拆航母造摩托”的花活,赢得粉丝无数。值得注意的是,靠着市场规模优势,印度摩托企业近年来与欧洲、日本摩托品牌加强了合作,在设计、制造等环节均有大幅进步。 印度摩托企业本身在其本土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在非洲市场和部分拉美国家市场、乌克兰市场都发展迅速,出口量稳步上升,2024年印度摩托出口超过400万辆,今年有望实现百万辆的提高。 “禁摩的地方造不出好车”不是中国摩托企业止步不前的理由,不过,中国摩托企业确实需要认真应对来自印度在全球市场的挑战。
美国赢了关税,却输掉了未来。我们先来看看主要对美出口的国家“惨状1.德国七月
【18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