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四轮谈判刚结束,欧盟却先示弱了?在中美会后相继宣布成果之后,欧盟马上宣布暂时取消对俄罗斯的制裁草案。 布鲁塞尔最近的日子,可以说是相当不好过,无论是悄悄收回一份针对俄罗斯的制裁草案,还是对美国要求它向中国加征高关税的提议含糊其辞,都暴露出一个事实:欧盟被一件“战略紧身衣”给牢牢地束缚住了。 这根本不是简单的左右为难,而是在中美两大巨头的角力中,被挤压得几乎无法动弹。 华盛顿在不停地挥舞“指挥棒”,特朗普在9月13日通过社交平台喊话,要求欧洲盟友必须站队,不仅要停止购买俄罗斯的廉价石油,还得对中国商品征收50%到100%的重税。 可另一边,北京的反击来得又快又准,直接打出了一张“反制牌”,就在美国把23家中国公司拉进“实体清单”之后,中国商务部转头就在9月13日宣布,要对美国的某些模拟芯片搞反倾销调查。 这一下打得非常精准,目标直指美国的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而且理由充分,有国内产业申请,证据显示2022到2024年间,这些美国芯片进口量涨了37%,价格反而猛跌52%,完全符合世贸规则。 这记回马枪,让欧洲看得心惊肉跳,它清清楚楚地看到,如果真听了华盛顿的话,那北京的报复恐怕就要由欧洲自己来硬扛了。 就算没有外部的推拉,欧盟内部自身的问题也足以让它动弹不得,经济上,中国是它第二大贸易伙伴,这个事实谁也无法忽视。 德国的汽车业、法国的奢侈品、意大利的机械制造,哪一个能离得开中国市场? 真要加了关税,欧洲货架上的电子产品、汽车甚至药品都会立刻涨价,对本就严重的通货膨胀来说简直是火上浇油。 更要命的是,欧洲在大量中低端产品上严重依赖中国制造,指望东南亚短期内补上这个缺口,根本不现实。 经济上被捆着手脚,政治上同样是一盘散沙,欧盟任何重大外交决策都需要27个成员国点头同意,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像匈牙利、斯洛伐克这些国家,早就公开表态反对和中国打贸易战,内部意见都无法统一,还谈什么一致对外?所以保住自己的经济别垮掉,成了比什么都重要的事。 欧盟就这样一边紧张地观望着中美之间的每一次互动,一边从中解读着各种令自己不安的信号。 中美之间曾经用“合作方式”解决了持续很久的TikTok收购案,这事给欧洲提了个醒:这两个大块头完全有能力绕开所有人,私下里达成交易,到时候欧洲可能连上牌桌的资格都没有,直接被边缘化。 中国对美国“实体清单”的迅速反击,又展示了另一种可能,这种“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的对抗模式,让欧洲看到了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的直接代价。 不管是合作还是对抗,欧洲都发现自己可能面临被出卖或被报复的风险,这种感觉迫使它在这盘大棋局中只能步步为营,宁愿被动地被叫做“跟屁虫”,也不敢轻易把自己变成一颗可以被随时牺牲的棋子。
美帝终于认怂了!环球时报9月15日报道,美方以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要求七国
【27评论】【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