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新加坡和越南同时宣布! 9月16日,新加坡和越南正式牵手成功,签署了碳信用实施协议。这可不是普通的合作协议,它意味着两国在碳市场这条路上,终于从纸面规划迈入了实质阶段! 此次协议是新加坡首次与东盟国家达成的碳信用实施框架,将基于《巴黎协定》第6条建立跨境交易机制。根据新加坡碳市场合作机制设计,越南碳信用项目收益的5%将用于当地气候适应措施,2%的碳信用在发行时注销以强化全球减排效果。越南林业碳汇潜力显著,其1.47亿公顷森林每年吸收6980万吨二氧化碳,2024年通过世界银行森林碳伙伴关系基金(FCPF)已实现5150万美元碳汇收入 ,此次合作将进一步释放其农业、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碳信用开发潜力。 新加坡全球碳交易所(SGX)为协议落地提供关键支撑。该交易所2025年4月上线首日成交额突破1亿美元,VCS期货价格锁定在4.5美元/吨,为越南碳信用提供标准化交易平台。越南计划2025年启动国内碳市场试点,此次合作将帮助其积累国际碳交易经验。例如,越南广平省通过森林碳汇项目已获得8000亿越南盾(约3160万美元)收入,类似模式未来可通过新加坡交易所对接国际资本。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推进成为合作重要驱动力。2026年起,出口欧盟的东南亚产品需申报碳足迹,新加坡作为区域金融中心,正通过碳信用合作帮助越南企业应对合规压力。例如,越南水稻种植采用交替灌溉技术(AWD)可减少甲烷排放,相关碳信用通过新加坡交易所出售,既降低出口成本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这种“绿色供应链”模式已在泰国等东盟国家初步验证,预计将形成区域示范效应。 此次合作标志着东南亚碳市场进入务实发展阶段。新加坡通过标准化交易平台和资金优势,与越南的碳资源禀赋形成互补,为区域碳信用定价机制提供参考。随着东盟碳市场联盟(ACM)推进统一框架,未来越南碳信用有望与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实现互认,形成覆盖6亿人口的区域性碳交易网络。这种“先双边后多边”的路径,既符合各国差异化发展需求,又为应对全球碳规则重构提供了东南亚方案。
快报,快报! 新加坡和越南同时宣布! 9月16日,新加坡和越南正式牵手成功,签署
霜降的柿子饼
2025-09-17 17:35: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