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广西6岁男孩父亲意外去世,母亲抛弃他带着弟弟离开,为了生存,他挖野菜

霁雾阙任 2025-09-18 10:51:13

2006年,广西6岁男孩父亲意外去世,母亲抛弃他带着弟弟离开,为了生存,他挖野菜、采野果,谁料,在14岁那年,他却收到了500万巨款,而他做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拿出150万帮村里修路,无数人纷纷落泪!     “六斤”这个名字,真说出来挺让人哭笑不得:他爸没啥文化,爷爷奶奶也是个大字不识的,连他妈都不会写字。要是家里有人识几个字,肯定也不会给孩子随便弄个这么“抽象”的名字。     2000年,老杨媳妇生下了个男娃,村里那会儿也没啥讲究,更没有专业的医生护士,就请了个接生婆。     孩子一落地,接生婆随手拿个秤一称,六斤多一点。     老杨一看,心里打定主意:这名就叫“六斤”吧。     爷爷奶奶也点头,觉得挺顺口,叫起来也方便,就这么定了。     在家里没出大事之前,小六斤过得还算凑合。     虽然穷,但一家人勉强还能凑合着过日子。     后来,妈又生了个弟弟,家里人口一下子变成六个:爷爷奶奶、爸妈、他和弟弟。     老杨为了养活一家人,常年在外面打工,干的都是搬砖、扛水泥这种苦力活,一个月挣不了多少钱,但也算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     家里就靠他寄钱回来过日子。     六斤的妈留在家里,白天要种点地,还得看着两个小孩,手里根本闲不下来。     虽然日子穷,但那几年还算有个完整的家。     但这样的安稳日子,没能持续太久。     等到小六斤六岁那年,接二连三的变故砸下来,把这个家彻底打散了。     父亲意外去世,这个家一下子就塌了。     家里没了顶梁柱,生活顿时陷入了困境。     更让人心酸的是,不久之后,母亲因为受不了日子太难,竟然带着还在吃奶的弟弟走了,留下他一个人。     那天早上,杨六斤醒来,发现母亲和弟弟都不见了,他光着脚丫子跑遍整个村子,一边哭一边喊妈妈,可怎么喊都没人应。     这个六岁的孩子第一次体会到了彻底的孤单和害怕,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不要自己了。     接下来的打击更重。     爷爷在雨天干农活时摔倒,人没救回来。     奶奶因为太伤心,没多久也跟着走了。     短短几个月,杨六斤失去了所有亲人,从一个有家疼的孩子,变成了孤零零的孤儿。     堂哥杨取林心疼他,虽然自己家里也穷,还有两个孩子要养,但还是决定照顾他。     可是日子实在紧巴,堂哥没办法把他接到自己家里,只能把他安顿在山上一间没人住的旧房子里。     那间老屋破得不成样子,屋顶大大小小的窟窿一到下雨天就滴水,杨六斤只能找些破盆破罐接雨。     堂哥每周给他十块钱零花,但这点钱根本不够。     为了活下去,小小年纪的他开始学着在山里找吃的。     他跑到山上挖野菜、摘果子,刚开始分不清什么能吃,什么有毒,后来慢慢有了经验,知道哪些草叶子能煮,哪些浆果能吃,还会用自己做的小工具在河里捞鱼。     那一条小鱼,就是他一个星期才能解解馋的荤菜。     这样的日子,他一熬就是好几年。     直到2012年,广西电视台的记者听说了他的情况,特意跑去找他。     那天记者见到他时,他正蹲在河边,眼睛死死盯着水里,生怕错过一条小鱼,瘦得皮包骨头,记者拍下了这一幕,把他的故事报道了出来。     报道播出后,很多人被这个孩子的经历触动,纷纷捐款。     很快,捐款金额就突破500万。对一个从小缺吃少穿的孩子来说,这简直是天文数字。     大家都好奇,这个14岁的孩子会怎么用这笔钱。     结果,他先拿出150万给村里修路。原来,村里的孩子上学都得翻山,雨季一来,路全是泥,有时还被水冲断。     那条路不仅是孩子上学的难关,也是全村人和外面联系的障碍。他懂得这条路对村里人的重要,所以没犹豫就决定修。     后来,他又拿出15万成立了一个小小的助学基金。     他说:“我知道饿着肚子去上学有多难受,我不想别的孩子也这样。”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他还找到了多年未见的母亲。     母亲当年离开,他一直有心结。     但见到母亲时,他没有埋怨,只是流泪,说自己一直很想她,他选择了原谅。     如今,杨六斤已经长大成人,有了一份普通的工作,过着平淡的日子。     但他从不忘记那些苦日子,也不忘记社会伸出的援手。     信源:央视网

0 阅读:1051
霁雾阙任

霁雾阙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