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AT内镜全称为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Appendicitis Therapy),是一种针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等疾病的微创内镜治疗技术,核心是通过内镜手段清除阑尾腔内梗阻、恢复阑尾通畅,避免传统手术切除阑尾。
ERAT的本质是“疏通阑尾”,而非“切除阑尾”,操作类似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具体步骤通常为:
1. 内镜定位:通过结肠镜到达阑尾开口(位于大肠的起始端——盲肠),找到阑尾腔入口;
2. 插管与造影:将专用导管插入阑尾腔内,注射造影剂并通过X线透视,明确阑尾腔内是否存在粪石、黏液栓、炎症狭窄等梗阻因素,以及梗阻的位置和程度;
3. 清除梗阻:根据梗阻类型选择工具——若为粪石/黏液栓,用取石网篮、球囊导管将其取出或推至盲肠内;若为轻度炎症狭窄,可通过球囊扩张狭窄段,恢复阑尾腔通畅;
4. 辅助引流(可选):若阑尾腔内炎症较重、积液较多,可在阑尾腔内放置临时支架,持续引流脓液或黏液,待炎症消退后再取出支架。
适用与不适用人群
适用人群(核心指征)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无阑尾穿孔、化脓性腹膜炎);
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反复发作,影像学提示阑尾腔梗阻);
阑尾粪石所致的阑尾炎(尤其是儿童、年轻患者,或希望保留阑尾功能者);
不能耐受或拒绝传统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如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妊娠期女性等)。
不适用人群(禁忌证)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弥漫性腹膜炎;
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已出现局部包裹性感染);
阑尾肿瘤(如阑尾类癌、腺癌,需手术切除);
严重肠道梗阻、肠道穿孔,或内镜操作禁忌证(如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心肺功能衰竭)。
核心优势
1. 微创无切口:全程经自然腔道(肛门)操作,无腹部手术切口,术后无疤痕,疼痛轻微;
2. 保留阑尾功能:不切除阑尾,避免因阑尾缺失可能带来的免疫功能轻微影响(阑尾是肠道免疫器官之一);
3. 恢复速度快:术后通常6-24小时即可进食,1-3天即可出院,远快于传统阑尾切除手术(需5-7天);
4. 并发症少:术后肠道粘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开腹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术后注意事项
短期避免剧烈运动、腹部用力(如便秘时用力排便),防止阑尾腔再次梗阻;
饮食清淡,避免暴饮暴食或大量摄入粗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减少粪石形成风险;
若术后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恶心呕吐,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阑尾腔再次梗阻或炎症加重;
部分患者可能需定期复查(如腹部超声、肠镜),监测阑尾腔通畅情况,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