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然就不要乌克兰的粮食了,进口量是断崖式的下跌,显然,中国对乌克兰的态度已经

风吟写枪啸 2025-09-19 15:41:46

中国突然就不要乌克兰的粮食了,进口量是断崖式的下跌,显然,中国对乌克兰的态度已经转变了。为什么转变,这不怪中国,责任全在泽连斯基。 泽连斯基当选时,乌克兰正闹腾着反腐和改革,他靠电视剧人气拉票,承诺搞活经济。那时候中乌粮食贸易正火热,中国是乌克兰玉米和大麦的最大买家,2014年就帮着运出150万吨谷物,帮了当地农民大忙。乌克兰那边,农业占GDP不少,出口粮食是硬通货,中国市场稳定,价格公道,大家都乐意合作。到2022年黑海粮食倡议启动,中国进口量一度占乌克兰出口的20%以上,玉米从乌克兰来的452万吨,够填满好几个仓库。 这笔生意不光是钱的事儿,还稳住了乌克兰的农田和供应链,中国也得了可靠的原料源头。 黑海倡议2023年7月黄了,泽连斯基没急着续中乌老协议,而是赌欧盟的“团结通道”。这方案听着高大上,实际操作起来一堆坑。陆路走波兰铁路,每月顶多150万吨,得600多趟火车来回折腾,调度费劲不说,成本直接翻倍。黑海航道还不安生,船队随时可能卡壳。中国企业一看这风险,订单自然缩水。更气人的是,泽连斯基团队为了拉欧盟投资,把玉米和大麦低价甩给欧洲,市场价打九折优先走那边。 结果呢?中国玉米进口从452万吨砍到87万吨,降幅超80%。 乌克兰还加了欧盟检验关,粮食出口中国得过那道坎,检测费占货值3%,每吨多掏不少冤枉钱。中国买家算笔账,赔本赚吆喝干嘛?干脆转头找巴西大豆、澳大利亚肉类,或者俄罗斯小麦。俄罗斯那头虽只占中国进口8.1%,但稳当,价格低15%,船到港卸货准时。2024年乌克兰小麦价跌到每吨150美元,农民卖不动,收入直线下滑。 这不是明摆着自找的吗? 我国从来不关合作大门,和140多个国家做粮食贸易,渠道多得是。问题出在泽连斯基的短视,他上台后外交重心全偏向欧盟和美国,2023年欧盟免关税让乌克兰农产品涌入欧洲市场,本土农民还闹罢工堵路。波兰边境农民拉横幅抗议,堵了团结通道,列车趴窝,出口雪上加霜。中国企业本想续约,泽连斯基那边拖着不签,赌欧盟方案半年才落地,结果物流乱套,成本高企。2024年乌克兰整体粮食出口降到战前水平,玉米堆仓库卖不掉。泽连斯基还搞技术壁垒,欧盟标准一刀切,检测报告拖几周,中国进口商等不起,订单直接pass。俄罗斯小麦对华出口反倒涨了,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粮食进口整体降6.9%,但乌克兰那块儿最惨,玉米采购剩0.04%,小麦减90%。 泽连斯基的政策让乌克兰农民日子难过,2023年农业收入暴跌,欧洲消化不了那么多货,港口积压成山。我国稳住自家供应,转向多元化,巴西大豆船队排队来,俄罗斯麦子价格亲民。国际贸易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互利,你不靠谱,别人自然换供应商。 泽连斯基的决定不光坑了经济,还搅和了地缘格局。2025年4月,他在美国签矿产协议后,突然甩出“中国给俄罗斯供武器和火药”的帽子,15个字挑衅全球舆论。中国海关第二天就公布数据,3月从乌克兰粮食进口从1.413亿美元跌到6万美元,几乎归零。 玉米小麦全线停摆,这不叫求锤得锤是什么?泽连斯基本想讨好美国,拉援助,结果得罪了大客户。乌克兰外交官递抗议信,北京那边收了但没松口。2025年上半年,乌克兰粮食出口总量的72%蒸发,农民协会上街要恢复对华通道,泽连斯基团队忙着国际峰会签协议,却治标不治本。

0 阅读:46
风吟写枪啸

风吟写枪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