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国军上将王陵基逃至李文的兵团部藏身,深夜偶然窃听到李文正密谋起义。惊慌之下,他匆忙将随身所携的大部分黄金丢弃在一口枯井里,剩余的钱财分给随行部下,随后众人四散逃亡。 1949年寒冬的成都街头,有个穿破棉袍的老头蹲在运盐车旁瑟瑟发抖。谁曾想这个像乞丐一样的老汉,竟是半个月前还威风凛凛的四川省主席王陵基。他怀里揣着的两根金条硌得肋骨生疼,可比起那口枯井里埋着的二百多根大黄鱼,这点钱财连塞牙缝都不够。 这事得从半个月前说起。当时王陵基逃到大邑县,听说解放军离得只剩四十里路,吓得连吉普车都不要了,带着几个亲信就往山里钻。六十多岁的人哪经得起这种折腾,没走几步就喘得上气不接下气。他蹲在田埂上盘算:胡宗南跑海南岛了,成都城里就剩李文那个兵团还有点实力。 "去找李文!"老王一拍大腿,"我俩都是四川老乡,总得给条活路。" 结果到了李文驻地,发现情况不对劲。第五兵团的士兵个个面黄肌瘦,有个小兵蹲在灶台前掏红薯吃,饿得连皮都舍不得扔。王陵基心里咯噔一下:这哪像能打仗的部队? 半夜里老王偷摸溜到指挥部窗外,正好听见李文跟参谋说:"明天一早派人去跟共军接洽,这仗没法打了。"王陵基当时腿就软了——他在江西当主席时没少杀共产党,要是落到他们手里还能有好? 回到住处,老王盯着那箱黄金发愁。这些钱够他花几辈子,可现在带着就是催命符。他一咬牙,喊来随从:"把这些金子扔井里去!每人拿两根,各奔前程吧。" 有个叫小刘的勤务兵红着眼眶问:"主席您咋办?" 老王苦笑着摆摆手:"我自有办法,你们快走。" 其实他哪有啥办法?化妆成盐贩子完全是昏招。他那张脸在四川当官二十多年,认识的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果然在江安码头就被民兵盯上了——哪个盐贩子会戴金丝眼镜?鼻梁上两道深印子把他卖得干干净净。 要说老王这辈子也挺传奇。早年在日本留学参加过同盟会,回来却跟着北洋军阀混;后来投靠老蒋,1938年在江西当主席时杀了不少共产党。这回被逮个正着,直接送进了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管理所里数他军衔最高,也数他最狼狈。别的战犯都会缝缝补补,就他连纽扣都不会钉。有次裤子开线了,他拿着针线比划半天,最后气呼呼地用糨糊粘,结果走路时两腿都不敢分开,逗得全所哈哈大笑。 1964年特赦后,组织上安排他在北京动物园卖门票。常有老部下偷偷来看他,有个曾经的下属塞给他一包大前门,他哆嗦着抽出一根,点上火猛吸两口,突然老泪纵横:"早知今日,当初该学李文啊..." 李文起义后其实也没落着好。先去南京军事学院教了几天书,1951年还是跑去了台湾。老蒋疑心重,觉得投降过的将领不可靠,给他个虚职晾着。1977年李文死在台北,葬礼冷清得连个像样的花圈都没有。 最讽刺的是那井里的黄金。1952年修建成渝铁路时,施工队在西来镇那口老井里挖出二百多根金条。当时的老乡都说:"王灵官扔钱修路,倒是办了件正经事。" 老王在动物园售票时常发呆,有次不小心多找给游客五毛钱,急得追出半里地。游客认出是他,叹着气说:"王主席,您当初扔金条时眼睛都不眨,现在倒在乎这五毛钱?" 老人怔了怔,望着成都方向喃喃自语:"那时候不懂啊...不懂..." 【消息源自:《四川近代人物轶事》1992年版】
“国军死了267位将军,而‘对方’只战死了一位将军!”93阅兵之后,台岛将军名嘴
【298评论】【26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