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沈阳军区调来了一名副司令员,因为带个“副”字,军区个别干部根本不重视

混沌于浮云 2025-09-21 00:47:39

1972年,沈阳军区调来了一名副司令员,因为带个“副”字,军区个别干部根本不重视,甚至都不打算准备欢迎仪式,而开国上将陈锡联听说后,愤怒地质问道:“真是胡闹,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勇1913年出生在湖南浏阳一个穷苦农民家,原名叫杨世峻。从小帮家里干农活,1926年进了里仁学校念书,还加入了劳动童子军,当上队长。1927年马日事变爆发,他跟着浏阳农军打仗,后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2月,杨勇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在红三军团第4师第12团做宣传工作。那时候他年纪轻,但干劲足,很快就适应了部队生活。 在中央苏区,杨勇打过多次反“围剿”仗。1934年长征开始,他当上红一军团第2师第4团政治委员,负责带队在湘江渡口挡敌人。长征路上过草地,他走在队伍前面指挥,避免很多人掉进泥沼。到陕北后,杨勇继续领兵扩大根据地。抗日战争打响,杨勇任八路军115师独立支队政治委员。1937年9月平型关战斗,他组织部队设伏,重创日军,缴了不少枪支弹药。后来组建晋察冀军区第3支队,当司令员,在太行山区搞游击,破坏敌人铁路和桥梁。 解放战争时期,杨勇担任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司令员。1948年平津战役,他指挥攻下张家口。1949年渡江作战,杨勇率兵团突破长江防线。1952年,他去朝鲜,当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员,指挥上甘岭战役。回国后,1958年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推动部队搞军事训练,组织比武,选出优秀战士参赛,出了不少先进集体。 杨勇在北京军区当司令员时,抓训练抓得紧,全军区掀起比武热潮,各单位选尖子去比赛。像“夜老虎”连、“飞毛腿”连这些技术硬的连队层出不穷。中央领导来看过,还表扬了杨勇他们。1965年11月,他兼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1972年,杨勇恢复工作,被派到沈阳军区当副司令员。 沈阳军区当时司令员是陈锡联,从1959年就干了13年,边防力量加强了不少,部队上下都服他。听说来个副司令员,有些干部不重视,以为就是个副职,不用大动干戈,甚至不准备欢迎仪式。陈锡联事先交代要好好办欢迎会,可他们还是敷衍。他去查情况时,直接发火,说这帮人胡闹,问他们知不知道杨勇是谁。 陈锡联强调,杨勇是开国上将,曾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还在中共中央军委干过,这次任职是周恩来亲自安排的。那些干部听后赶紧整改,办起欢迎仪式。杨勇到沈阳时,陈锡联带人接机,两人是老战友,见面很激动。杨勇来前有点顾虑,因为他资历比陈锡联老点,又是旧识,怕影响工作。但陈锡联公事公办,杨勇很快就适应了。 刚到沈阳军区,杨勇几年没干工作,对环境不熟,有些手足无措。陈锡联带他熟悉一切,认识各级干部,让他融入集体。杨勇觉得能回部队工作就满足了,不计较副职。实际上,杨勇这次任职是大材小用,但他对党忠诚不变,用余生为国家强大奋斗。 杨勇在沈阳军区协助陈锡联管作战和边防,很快上手。1973年6月,他调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新疆地广人稀,边境长,杨勇到后着力加强部队建设,巡视边境哨所,检查装备,强调巡逻。 在新疆,杨勇组织演习,推动部队适应高原戈壁环境。1975年8月,他继续担任司令员,视察建设兵团农场,指示完善防御。杨勇工作认真,注重实际,部队战斗力提升。 1977年9月,杨勇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负责军事行政工作。在总参谋部,他批阅文件,开会讨论训练方案。杨勇和迟浩田等副总长合作,选调人员不偏向旧部下。1978年,他出访南斯拉夫,推动军事交流。 杨勇1983年1月在北京医院治疗,于1月6日逝世,享年70岁。遗体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他的生平事迹,体现了革命军人的忠诚和奉献。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