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最神经质的抗清英雄:既贪财好色,又忠贯日月!末代为官,是如何能既贪到六亲不认

观史亦鉴 2025-09-21 18:41:39

明末最神经质的抗清英雄:既贪财好色,又忠贯日月!末代为官,是如何能既贪到六亲不认,又能忠诚到以身殉国? 明朝末年的朱大典,就展示出了这样矛盾的形象。他曾被人骂再世严嵩,却在最后一刻点爆火药库,和全家 22 口人与国同亡。 这般属实罕见的极致反差,在历史上几乎找不到第二个人。您见过这么神经质的历史名人吗?没见过不要紧,接下来,咱们就聊聊这个人。 1581年,朱大典出生在一户穷得揭不开锅的农民家里,7岁的时候,假借拾柴的机会,偷听私塾讲课,因为听得忘了神,获徐员外欣赏,便收为伴读。 他也十分珍惜这次机会,点灯熬油,寒窗苦读,12岁就考中了秀才,34岁中了举人,35岁又考中进士,一路逆袭,从穷小子变成了朝廷官员。 这样的阶层跨越,在中央集权的明朝并不多见。当然了,在那个时候,任何一个没背景的人一路往上爬,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看到权力与财富,都很难把持得住。 刚到山东章邱担任知县时,朱大典就铁腕整治前任遗留的贪腐乱象,仅仅半年时间,就还了章丘县清明。但他在那一刻读过圣贤书的纯洁心灵也死了,开始投机取巧、研究送礼,尝到了权力的甜头。 1622年,朱大典升兵科给事中,尽管手握弹劾权,大收贿赂,却要跟魏忠贤硬刚,当时魏忠贤想给手下太监和客氏谋个能世袭的职位,朱大典死活也要上疏反对。 这里是不是很反差?一边贪财,一边又敢跟宫里的人叫板。但权力最终还是让他迷失了。 1635,朱大典年任凤阳总督,手握江北及多省军务大权,开始明码标价卖官:知县一万两、知府三万两、道台五万两,还榨干四府僚属,收受的贿赂那简直是富可敌国,最终遭到了弹劾革职。 到了这儿,你是不是仿佛看见了古代版祁同伟?别着急,咱们继续看接下来的剧情,会让你看到如果国家灭亡,这位“古代祁同伟”会怎么做。 1644年崇祯吊死在了宫后的煤山上,弘光政权建立。朱大典光速行贿,官复原职,还在1645年用尽毕生所学,瓦解左良玉大军。 但清军一入关,弘光政权又转瞬覆灭,这时朱大典已经64岁了,他退守金华,誓要抗清。从贪生怕死的官场小人,到挺身而出前去抗清,这样的转变,算是彻底露出了英雄本色。 面对清军十万大军,他仅同一万二千人死守城门,与士兵同吃糙米饭。城破那日,他带着家眷,到火药局,喝了二两大白,点燃了火药桶,全家以身殉国。 一百三十一年后,乾隆听说了他的故事,追赠他为“烈愍公”。其他人质疑他曾经贪墨,乾隆驳斥道:“若满朝文武贪财却能殉国,朕宁可要这样的臣子。” 乾隆爷对这位的评价,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文献:《明史纪事本末》

0 阅读:37
观史亦鉴

观史亦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