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挽救8.6万红军的传奇特工卢志英被叛徒出卖,后被残忍活埋,却不想在棺材内醒过来,由于在棺材内挣扎不出,最终活活窒息而死。 1934年,蒋介石在庐山牯岭,召集了赣、粤、闽、湘、鄂五省的高级将领,开了一场绝密的军事会议。老蒋这次是下了血本,调集150万大军,准备用一个名叫“铁桶计划”的方案,把困在江西瑞金的中央红军,像铁桶箍水一样,彻底剿灭。 这个计划有多狠?150万大军,构成30道封锁线,每道封锁线都由铁丝网和交叉火力点组成,飞机、大炮、坦克配合作战,天上地下,水泄不通。按照德国军事顾问的推算,别说是一支军队,就是一只苍蝇都别想飞出去。会议开了一个星期,所有细节都敲定得死死的,就等一声令下,把红军彻底碾碎。 可蒋介石千算万算,没算到他眼皮子底下,就藏着一颗“定时炸弹”。这个人,就是当时担任国民党德安专区保安司令的莫雄。莫雄这个人,早年跟着孙中山闹革命,后来因为不是黄埔嫡系,一直被排挤,心里憋着一股气。卢志英看准了这一点,通过层层关系,硬是把莫雄发展成了中共的“潜伏者”。 会议一结束,莫雄揣着那份重达几公斤的绝密文件,连夜驱车赶往德安。他心里清楚,晚一分钟,瑞金的8万多红军就多一分危险。见到卢志英后,两人不敢耽搁,立刻组织人手,将文件的核心内容用特制的药水,密写在一本小小的学生字典里。 情报要送出去,可谁去送?卢志英目标太大,走不出国民党的监控圈。最后,他们选了一个看似最不起眼,却也最“豁得出去”的人——项与年。为了伪装,项与年硬生生敲掉了自己的四颗门牙,扮成一个沿街乞讨、满嘴流血的叫花子。一路上,他白天躲在草丛里,晚上靠着北斗星辨别方向,渴了喝山泉,饿了嚼野草,躲过了无数道关卡。守军看他那副惨状,都嫌晦气,挥挥手让他快滚。 就这样,一本小小的字典,穿越了重重封锁,最终送到了周恩来的案头。中央领导连夜开会,当即决定:放弃原定计划,立刻突围!几天后,中央红军主力抢在“铁桶”合围之前,跳出了包围圈,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可以说,没有卢志英这次的情报,红军的命运,乃至中国革命的历史,都将被彻底改写。 然而,挽救了8万红军的英雄,却没能挽救自己。 卢志英的情报工作,救了无数同志,但也让他自己成了国民党特务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了抓他,军统、中统布下了天罗地网。他却像个幽灵,总能化险为夷。 有一次,他在陕西蒲城县被捕,眼看就要暴露。救他的,是当地一位名叫张育民的小学老师。张育民也是地下党员,她利用教师身份作掩护,半夜偷来监狱钥匙,硬是把卢志英和几位同志给放了出来。两人在生死考验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后来成了革命伴侣。 婚后的日子,没有花前月下,只有无尽的潜伏和牺牲。张育民开了家小诊所,明面上是治病救人,暗地里却是党的秘密联络站。最困难的时候,夫妻俩为了省下口粮接济同志,一天只轮流吃一顿饭。这种苦,不是常人能想象的。 更残酷的考验还在后面。一次,卢志英带着一批伤员转移,途中与前来接应的张育民会合。张育民的怀里,还抱着他们刚刚出生的儿子。一家三口,在战火中难得团聚。可就在这时,敌人的巡逻队摸了上来。婴儿的哭声一旦响起,所有人都得暴露。千钧一发之际,卢志英做出了一个让他抱憾终生的决定:他抢过孩子,将襁褓高高挂在十几米外的一棵枣树上,然后拉着撕心裂肺的妻子,带着伤员拼命突围。 他后来对妻子说:“这不是抛弃,是为了让千千万万个孩子,能有一个光明的明天。”这样的抉择,何其残忍,又何其悲壮!所幸,那个孩子后来被路过的乡亲救下,抚养成人,成了新中国的一名科研工作者,也算是对卢志英在天之灵的一丝慰藉。 然而,躲过了无数明枪暗箭的卢志英,最终却倒在了叛徒的告密之下。1947年,由于叛徒张联舫的出卖,卢志英在上海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他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半个字。恼羞成怒的敌人,最终对他下了毒手。 1948年12月27日深夜,在南京郊外的宝林寺山坡上,几个特务将昏迷的卢志英扔进了一口薄皮棺材。他们以为,一捧黄土就能掩盖所有的罪恶。 谁也没想到,在冰冷的棺木中,卢志英竟然苏醒了过来。在那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空间里,他经历了怎样的恐惧和挣扎?我们无从得知。但当1951年,人们根据线索找到他的棺木并打开时,所有人都沉默了。烈士的遗骸骨架散乱,棺材板内壁上,留下了无数道深深的抓痕。 他醒过,他挣扎过,他用尽了生命最后的力气,想要推开那沉重的棺盖,重见天日。可最终,他还是在无尽的黑暗和窒息中,孤独地死去了。 毛主席后来亲自为他签发了烈士证书,他的故事也被写进了历史。但那些冰冷的文字背后,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选择,是一次次生离死别的挣扎。
1948年,挽救8.6万红军的传奇特工卢志英被叛徒出卖,后被残忍活埋,却不想在棺
梦里水乡谣轻
2025-09-21 19:23:27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