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今日北航沙河校区一练,发个YY寄来的新款多丝合成线测评(图1)。最近打仿肠线

狐狸逃网球 2025-09-21 19:26:42

结束今日北航沙河校区一练,发个YY寄来的新款多丝合成线测评(图1)。

最近打仿肠线比较多,正好有个对比。昨天在凤凰红土打断的是YY早年的一款经典仿肠线Tour Super 850(图2)。

我这个岁数和球龄,正好也经历了主流球线从尼龙到聚酯的变革时期。90年代末聚酯线面市之初,包装卡上都会专门印上这样一句话:建议穿线磅数下调10%——就是针对原先尼龙线说的。

我刚打球那会儿是上世纪90年代初,还没有聚酯线,羊肠线也没见过更买不起,大家都根据各自经济状况使用不同档次的尼龙线(那时咱们专业队的经费也很拮据,平时队员训练都用论斤卖的钓鱼线,等到有全国比赛时队里才会发几根羊肠线)。

尼龙线有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爱跑线,所以大家穿线的磅数普遍较高,业余爱好者那时穿60多磅很常见,我也一样,常用的磅数是65磅左右。

80和90年代网坛的职业球员以使用羊肠线为主,穿线磅数也普遍较高。欧洲队老队长博格穿80磅,桑普拉斯也要75磅。为了防止跑线并增加羊肠线使用寿命,职业球员会普遍使用阻线粒。费德勒把这一习惯从肠线时期一直沿用到了羊肠和聚酯的混搭时期。随着他在2022年拉沃尔杯上退役,费德勒也成为最后一位使用阻线粒的职业球员。现在大家去网球专卖店里已经很少看到有卖阻线粒的了,随着聚酯线的普及,阻线粒也成为逐渐失去使用价值但具备收藏价值的古董商品。

2025拉沃尔杯 世界队新任队长阿加西职业生涯早期使用羊肠线要穿66-68磅,后来换用力士浪才逐渐降到60磅左右,罗迪克也经历过差不多的换线及降磅的过程。

这些年我主要使用竖线羊肠+横线聚酯的子母线,老看我微博的铁粉应该都清楚,我穿线的磅数也比较固定——竖线羊肠53磅+10%预拉,横线聚酯50磅无预拉。如果横竖都穿聚酯线的话,我习惯的磅数是竖线48磅,横线46磅,都不加预拉。但我已经有一年多没有用过全聚酯的穿法了,再用的话估计还得降磅,毕竟我又老了一岁。

由于仿肠线比较柔软,这次穿试打线和TS 850我都加磅了,两把球拍穿的都是竖线54磅+10%预拉,横线54磅没预拉。

先谈谈试打线和TS 850的差别。后者是纯尼龙多丝结构的传统仿肠线,质地更软,打起来手感更加柔和,但缺点是使用寿命短(两把球拍轮流使用,TS 850先断了),更易跑线,制造上旋能力偏弱。

新款试打线采用了尼龙和聚酯纤维混编的内芯外层再包裹多丝尼龙的复合结构(硬芯软皮),试图找到仿肠线在舒适、力量、控制、旋转、耐用等几个主要指标上新的平衡点。早两年尤尼克斯推出过一款“软芯硬皮”的尼龙多丝线Rexis Speed,我也用过,在打感上这款线同样是牺牲了旋转来换取球速,硬皮外层设计的主要目的也是提升了球线的耐用性。与之相比,这个“硬芯软皮”新款试打线的诉求更偏向控制,制造旋转方面的表现也要优于TS 850和Rexis Speed。我个人觉得这款球线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拍头速度不太快的情况下通过较为柔软的线床来增加吃球的深度和时间从而提升control的感觉。

特别是像今日一练遇到“首师大穆塞蒂”皮皮这样年轻球员打来的又快又转的重球,这款试打线可以让来球深陷线床之中吸收掉部分力量和旋转,同时也让我有时间通过手上的反馈做出相应的击球动作,并借助线床回弹的能量,将来球顶回到较深的位置。如果是全聚酯线的话,碰到年轻对手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回球太容易出浅。吴迪网球[超话]

这款试打线的这个优点还是比较符合我自己的打法特点的——我自己擅长的反拍切削和网前截击也都是控制性的击球。

图3摄于今日一练的间隙,右边那把就是图2里左边那把,可以看出在跟皮皮进行底线多拍对拉之后的跑线情况。

图3里左边这把其实就是图2里右边断线那把,今天上午我又穿了另一根试打线,还是竖线54磅+10%预拉,横线54磅没预拉。

至于跑线的问题我倒不太担心,跑线主要会在反复击打底线上旋球时才会出现。我现在以双打为主,底线打几下就该上网了。网前截击时球跟球线的摩擦方向和打底线上旋时正相反,可以把跑偏的竖线纠偏回来。

尽管增加了一些新科技含量,但这款试打线的手感总体上还是比较复古的,仿佛回到上个世纪末。

毫无疑问,即使放眼业余网坛,目前聚酯线和底线上旋打法都是主流。但据我了解,在日本网球爱好者的中老年和女性群体中,仿肠线一直都有很大的市场需求。这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仿肠线的柔软材质对手臂相当友好;二是如果没有专业训练背景的女性爱好者,确实也没必要打那么多的上旋。

这款试打线目前还没有命名,但以后上市的话我准备用它替代现在用的PTP(黄)当横线,跟羊肠线混搭再试试。

0 阅读:0
狐狸逃网球

狐狸逃网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