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追责!青海,一女子入住酒店时,见房间里有瓶矿泉水,她就随手拿起来喝了口,谁知下一秒有股灼烧感就从喉咙蔓延开来,女子赶紧将水放下,用手电照向瓶子时,才发现里面装的根本不是水,闻了下还有刺鼻气味,她怀疑自己喝的是清洁剂,去医院检查,显示消化道灼伤,随后她找到酒店要说法,可对方的答复却让她十分不满! 据新黄河9月18日报道,一场期待已久的青海之旅,却因一瓶摆在客房里的“矿泉水”,变成了让31岁北京游客白女士刻骨铭心的惊魂时刻。 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出于对酒店的信任随手拿起的饮品,竟让喉咙瞬间燃起灼痛,还落下了消化道灼伤的病根,原本规划好的行程也彻底泡汤。 白女士盼着去青海看看那片蓝得透亮的天、清得见底的湖,盼了好几年。 之前要么被没完没了的加班绊住脚,要么凑不齐能一起出发的朋友,每次刷到社交平台上别人发的青海美景,只能心里羡慕。 直到今年9月,她终于挤出了假期,和四个同样爱旅行的朋友一拍即合,提前查好路线、订好景点,满心欢喜地踏上了去青海的路。 9月10号晚上8点多,一行人开车到了大柴旦镇。 拖着行李找酒店时,他们看中了一家外观干净整洁、装修还带点当地特色的店,想着住得舒服才能好好玩,白女士选了间宽敞明亮的大套间。 进房放下行李,她先去洗漱,等收拾完走到梳妆台,一眼看见饮用水区摆着几瓶瓶装水,瓶身干干净净,标签也贴得整齐,看着和平时喝的矿泉水没两样。 白女士没多想,酒店提供饮用水本就是常事,她随手拿起一瓶拧开就喝。 可液体刚碰到舌尖,她就觉得不对劲:比水稠得多,咽下去的时候还“挂”在牙齿上,紧接着喉咙就像被火燎了一样,又疼又烧。 她吓得赶紧吐出来,冲到洗漱台反复刷牙、漱口,可那股灼痛感怎么也散不去,喉咙里还是火辣辣的。 朋友们听见动静围过来,白女士拿着瓶子递过去,几个人把这瓶“水”和同行人之前喝的正常矿泉水放一起对比,这才发现问题: 在灯光下,那液体泛着淡淡的蓝光,轻轻一晃还冒出不少泡沫,凑近闻更是一股刺鼻的化学味,哪里是水,分明像清洁剂或者消毒用的化学溶液。 白女士越想越怕,要是当时没及时吐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当晚,酒店工作人员听说后,联系了负责人陪着她去镇上的医院做初步检查; 可到了第二天,她的喉咙疼得更厉害,说话都费劲,酒店又安排车把她送到格尔木市的医院做进一步治疗,最后诊断结果写得清清楚楚:消化道化学伤,咽部黏膜充血。 因为身体实在撑不住,白女士只能提前结束旅行,和朋友们一起回了北京。 即便回去一周多,她的喉咙还是有异物感,稍微多说话就干得难受,还得定期去医院复查,就怕内脏被那不明液体伤着。 事情发生后,白女士拿着涉事的瓶子和现场拍的照片,找到酒店前台要说法,可酒店的回应却一次比一次让人寒心。 工作人员先是含糊其辞,说这瓶液体不是酒店提供的,具体来源他们也不知道; 追问得紧了,又说“酒店根本没有这种东西”,甚至把责任推出去,提了一句“当时客人报了警,公安已经介入,要问就问客人去”。 后来有记者联系涉事酒店的负责人,对方倒是承认了有这起事件,可说起后续处理,只冷冷地说“她可以直接走司法程序”,既没提半句道歉,也没说要查清楚管理上的漏洞,更没有任何整改的承诺。 酒店提前在客房摆矿泉水,看似是贴心服务,可一旦中间出了岔子,不管是保洁误放,还是有其他人动了手脚,客人单看外观根本分辨不出来,最后风险全落到了住客身上。 要是改成随房卡一起给客人,退房后统一处理,虽然酒店会多花点成本、多增加点后勤工作量,但换回来的是客人的安心和信任,这份价值可比一瓶水珍贵多了。 而对出门旅行的人来说,也得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喝酒店提供的水之前,多花几秒钟看看颜色、闻闻气味,确认没异样再喝,别因为一时疏忽留下隐患。 毕竟,谁也不想让一场开心的旅行,变成一次伤痛的经历。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新黄河2025年09月18日关于《女子称在酒店疑似喝到不明液体瓶装水,致喉咙、消化道灼伤,多方回应》的报道
必须追责!青海,一女子入住酒店时,见房间里有瓶矿泉水,她就随手拿起来喝了口,谁知
一叶知大事
2025-09-21 20:42:1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