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股东喜欢在低位减持? 大股东选择在低位减持,核心原因并非“主动偏好低位”,而是受自身资金需求、规则限制或长期投资逻辑驱动,低位是客观条件而非首要目标,具体可归结为3类核心原因,一起来看看: 1. 刚性资金需求,无法等待高位 大股东可能因个人债务偿还、家族资产规划,或旗下其他企业(非上市公司)的经营周转、紧急投资等需求,必须在短期内变现股票。即便当前股价处于低位,也需按时间节点减持,优先满足资金流动性需求,而非追求股价最大化收益。 2. 规避规则限制,锁定合规空间 资本市场对大股东减持有明确规则约束,例如: - 股价处于高位时,若触及“敏感期”(如公司年报披露前、重大事项公告期),可能被限制减持; - 部分大股东持有的是“限制性股票”,解锁后需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减持,若解锁时股价恰好处于低位,也需按规则执行; - 若大股东未来有“增持计划”或公司有“定增、重组”等动作,提前在低位减持可避免后续因股价波动触发更多监管限制(如“短线交易”违规)。 3. 长期看空或分散风险,低位仍需离场 若大股东通过长期跟踪,判断公司基本面已发生不可逆变化(如行业衰退、核心业务下滑),或自身投资组合需分散风险(减少单一公司股权占比),即使当前股价处于低位,也会选择减持——对他们而言,“避免未来更大幅度的亏损”比“在低位纠结短期收益”更重要,相当于及时止损。
为什么大股东喜欢在低位减持? 大股东选择在低位减持,核心原因并非“主动偏好低位”
秋实原页
2025-09-22 05:43:53
0
阅读:27
老马迷途
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