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一线调研看变化 | AI创造者嘉年华“嗨翻”中关村创业大街 整街探索开放共创生态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窦世平)琳琅满目的AI市集、排起长队的AI人才角、深夜Talk的AGIBar……中关村创业大街近日已被各式各样的AI活动“嗨翻”,从清晨延续至夜晚,自舞台辐射至街角与咖啡馆,AI技术在开放场景中被持续探讨和共同定义,一股创新生态的浪潮席卷整条街。

9月17日至21日,AI创造者嘉年华在海淀区中关村创业大街举行。据介绍,活动以“Let'sinVibe(感受创新氛围)”为核心理念,实现整街开放共创,将中关村创业大街打造为一个无边界、高互动的实践样本,成功构建起多元主体无界融合、共同成长的AI新生态。

记者调研发现,针对新一代AI创造者年轻化、社区化、跨界融合的特点,活动注重创新生态的打造,推出炉边对谈、落日辩论和夜场开放麦等一系列创新形式。通过跨界资源整合、多元形式创新及高效产业对接,企业、投资机构、高校与媒体等多元主体正迈向跨领域深度融合与开放共创。

空气里充满“token”的味道

在北京海淀区,这条全长仅220米的中关村创业大街,五天内化身为“AI实践剧场”:40余个主题分会场密集举办开源模型研讨、Agent开发实战等专业活动,80余个互动展位呈现“AI+娱乐”“AI+教育”“AI+文旅”“AI+金融”等多元场景。在CodeNow展区,开发者们围聚体验最新开源模型的实时推理能力;AGIBar作为夜间思想据点,深夜Talk持续至凌晨……

“这两天,我一直在这条街上逛,感觉整条街上生机勃勃,每个角落大家都在讨论关于AI的一切,无论是介绍自己在创业的idea还是自己的新产品,每个人都能和真实用户进行交流,最重要的是还很有趣,活动形式十分贴合年轻人口味。”现场的一位游客说。他捧着一个刚刚在市集上抽奖抽到的AI陪伴玩具礼盒,还拎着一个印有暴富字样的帆布包,帆布包内装着各种贴纸、卡片、纪念币等。

AI科技市集作为本次嘉年华的核心展区,汇聚了百度秒哒、飞书、华为鸿蒙智行、数美万物、心影随行等80余家科技企业与创新机构,集中展示零代码开发、多模态声音合成及生产级3D生成等前沿技术。用现场主持人的话来说,这里的空气都充满“token”的味道。

一位现场“摆摊”的00后连续创业者热情地向记者介绍着她的推广产品的体验,“我已经在这里三天了,新产品推广和裂变速度都很快,大家也都很乐意尝试!”另一位驻扎在创业大街的游戏公司创始人也加入了聊天环节,他称,自己被街上的氛围感染因此下楼转转,也希望看看有没有自身业务与AI结合的机会。“结合AI会带来效率提升,也更容易被资本关注。”

“本次活动倾向于营造‘科技+生活’的轻松氛围,吸引大众参与,让创业大街兼具交流展示与休闲体验功能,契合年轻人对创新探索的需求。”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聂丽霞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关村创业大街的核心价值在于服务理念与多年积累的服务生态,而非物理空间。空间仅作为服务窗口和交流展示平台,是整体服务生态中的一个要素,不会因空间限制束缚发展,当前正着力打造更完善、规模更大的创新生态服务体系。

让更多AI创业者落地生根

全球AI竞争的本质是顶尖人才与创新生态的竞争。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服务体系建设处处长王玉霞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嘉年华”活动,打破传统模式,深度营造“Vibe(创新)氛围”,让AI技术融进广场、街角和咖啡厅,让每个人随手可触、沉浸体验。此次活动是一场AI创造者的盛会,更是一次创新能量的集中释放、是青年力量的集体亮相,同时也是海淀AI品牌的生动诠释。

在AI人才角,智谱、深势科技、阿塔奇、蒸汽记忆等20余家AI企业现场开放数百个算法、研发、产品等职位,供参与者直接面谈;海淀区人才局、人社局专家现场解读人才引进、工作居住证、就业见习补贴等政策……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面向准毕业生、求职者、转型者及自由职业者全面开放,并非传统招聘会,而是一个集“岗位对接、方向咨询、政策解读与行业社交”于一体的开放式交流场域。

“希望通过本次嘉年华,为创新创业青年搭建一个展示梦想、碰撞思想、对接资源的开放平台,同时也让更多生态伙伴看到年轻人的创新活力,共同助力他们实现梦想、加速成长。”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集中呈现了一批前沿科技成果,更构建了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海淀正以中关村创业大街为节点推进创新生态系统性升维。

本次活动汇聚硅星人、Wisemodel始智AI、华映资本等100余家AI生态伙伴,覆盖技术研发、投资机构、内容创作等全链条。其中,开源社区Wisemodel发起的“模型共创计划”现场吸引200余名开发者加入,基于其基座模型微调的行业解决方案达15个;熵帧影视与心影随形联合呈现的“AI+影视”工作坊,通过多模态生成技术实现剧本自动分镜,吸引影视从业者现场签约合作。

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海淀始终处于AI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前沿。王玉霞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跨界融合,让更多AI创业者在海淀找到资源、实现梦想、落地生根。海淀区也将一如既往地秉持开放、创新、合作理念,营造更加包容、活跃的创新氛围,推动更多原生技术在这里诞生、更多的优秀项目在这里成长、更多国际人才选择在这里创业。

中国AI有望辐射全球

“海淀的潮是知识的浪潮。”踏进号称“泡沫最大”的AGI酒吧,记者第一眼就看到了这块牌子。据主办方介绍,这里经常会举行许多行业知识交流活动,吸引了许多从业者和大学生参与。聂丽霞在采访中也提到,AGIBar并不仅仅是一个酒吧,更是一个业内知识交流的平台,在这里讨论的话题常常是全球最前沿的科技动态,这对于培养国际化视野大有裨益。

海淀区正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王玉霞介绍,区内已集聚人工智能企业1900余家,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人工智能学者1.23万人,人工智能领域AI2000全球顶尖学者101人次,已率先建成了北京最大单体智算集群,发布人工智能全景赋能行动计划,规划建设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街区,形成了校区、园区、街区、社区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生态。

从诸多受访业内人士看来,AI等前沿科技的发展必须具备国际化视野,其背后的核心价值在于:全球市场的广阔份额、新型产品范式和技术的不断迭代。无论身处北京海淀,还是东京、新加坡或硅谷,都在参与全球化进程。

据硅星人创始人兼CEO骆轶航观察,2024至2025年,中国已成为全球AI创造的重要环节,从基座模型(如DeepSeek)、机器人技术到各类AI硬件应用工具,大量成果诞生于中国,这些由中国创造者开发的产品正被全球使用,中国AI的发展动态也成为全球讨论焦点。全球化本身就在海淀发生,创新在此诞生,价值在此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