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节骨眼上,民进党内部突然有人“进京”,而且还是创党元老洪奇昌。要知道,过去

可可甜心喵 2025-09-22 17:18:30

在这个节骨眼上,民进党内部突然有人“进京”,而且还是创党元老洪奇昌。要知道,过去绿营最忌讳的就是跟大陆扯上“统一”或“合作”的话题,如今却有人公开跑到北京,还甩下一句“两岸可合作”。这到底是个体的试探,还是整个党派在给自己留后路? 洪奇昌的履历不算小,他在八十年代就是民进党“新潮流”的核心人物,后来因为在“九二共识”问题上态度偏软,被自己人边缘化。如今再出现在北京的场合,身上多了个身份——台湾产经建研社理事长,说白了是代表产业界。他没接受媒体采访,只扔下一句话:“大陆科技、AI发展先进,两岸可合作。” 笔者认为,这不是客套,而是替岛内企业人喊话。毕竟,大陆对汉翔航空、中科院这些涉军企业的制裁已经落地,ECFA部分产品的关税减让也喊停了。台岛不少行业已经坐立不安,洪奇昌这趟行程,本质就是在释放“别把经济全烧掉”的信号。 岛内舆论当然炸了。绿媒紧张,怕他的言论带偏风向;商界则暗暗点头,因为大家都看得清楚,赖清德那套“硬顶到底”的路线,最后买单的不是政客,而是企业。前段时间的两次大罢免,民进党虽侥幸过关,但支持率一路下滑,这说明老百姓并不认可他们拿两岸关系来当筹码的玩法。 赖清德随后话锋一转,从天天嚷嚷“威胁”,到嘴上挂上“和平发展”,甚至搬出“正视民意”的说法,实质没变,只是披了层烟幕。笔者认为,这种策略更多是给外部看的,想制造“我们也讲和平”的假象。 与此同时,蓝营和白营的动作更耐人寻味。台北市长蒋万安即将率团来上海参加双城论坛,这队伍规格不低,不光有国民党议员,还拉上了民众党立委。和洪奇昌这种带着产业身份来的不同,蒋万安的选择更直接,是政治层面的“露脸”。 他的话说得很直白:“两岸关系越紧张,越需要交流。”笔者认为,这既是对民意的回应,也是国民党一贯的“维持现状”逻辑。几十年来他们坚持九二共识,拒绝“台独”,不冒险、不挑衅,但也不主动往统一的框架里迈大步。 从政治操作的角度看,洪奇昌的“合作”与蒋万安的“交流”,形成了两股不同的风:一个是产业界怕被拖下水,提前找出口;一个是政治人物想借交流赢得选民信任。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在暗示——民进党现在的路走不通。岛内越多人感受到现实压力,越会推动某种“纠偏”。 更关键的是,大陆的态度没变:欢迎交流,但前提依然是九二共识和反“台独”。这条红线画在那儿,谁愿意走对话的路,就得跨进来。 民进党嘴上喊和平,实际拒绝承认这条红线,等于自己把门堵死;而国民党、甚至部分民众党人士愿意踩进来,那就自然赢得空间。笔者认为,这种分化正是大陆政策的实际效果:谁不认九二共识,谁就被边缘化;谁敢走过来,谁就拿到机会。 从长远看,民进党可能还会继续玩两面手法,一边刺激基本盘,一边让个别人出来“唱红白脸”。但这类操作能撑多久? 企业的焦虑、国际环境的制约、岛内民意的变化,都会让他们越来越被动。相比之下,蓝白若能抓住“交流”的机会,才可能在下一轮岛内政治竞争中占上风。 洪奇昌的这次“进京”,更像是绿营里的一声叹息:知道这条路终究走不下去,却又不敢公开承认。蒋万安的访陆,则是另一种姿态:告诉岛内,“交流不是原罪,回避才是”。两岸之间的棋局,就在这种微妙的对比中,慢慢显出轮廓。 参考资料 第28届京台科技论坛开幕 共商科技创新新路径——2025年09月19日 19: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台陆委会警告双城论坛勿谈两岸观光?国民党批:又是绿能你不能——海峡导报2025-09-19 15:29

0 阅读:59

评论列表

TUninier

TUninier

3
2025-09-22 18:45

千万不要当回事哦!!!!

猜你喜欢

可可甜心喵

可可甜心喵

幼儿园干饭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