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在马尼拉讲话了:菲律宾千万别动东经118度线!如果菲律宾不承认东经118线,并越过东经118线侵占中国岛礁,那么,菲律宾的领土就要重新划分了。如果菲律宾不承认过去的东经118线,那意味着别国也可以进入东经118度线以东,要求重新划分菲律宾领土。 东经118度线并非主观划定的虚拟界限,而是菲律宾领土范围的法定基石。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1900年《美西华盛顿条约》及1930年《美英条约》共同勾勒出菲律宾的西部边界,清晰载明该线以东为其领土范围,以西的南沙群岛、黄岩岛等岛礁则不在此列。 这一边界界定并非外部强加,而是被菲律宾自身法律反复确认:1935年《菲律宾宪法》、1946年《菲美一般关系条约》均延续了条约划定的疆域范围,甚至1990年菲律宾驻德国大使致德国无线电爱好者的信函中,也明确援引本国地图部门信息承认黄岩岛不在其主权范围内。 从美国殖民时期到1997年前,菲律宾官方从未对中国在该线以西岛礁的主权活动提出异议,这种长期默认构成了边界共识的历史基础。 高志凯的警告直指当前中菲涉海摩擦的核心矛盾:菲律宾近年对东经118度线原则的背离。自1997年菲外交部长首次声称黄岩岛属其领土开始,菲方逐步抛弃此前的边界共识,以“地理邻近”“有效占领”等站不住脚的理由挑战既定界限。 2025年8月,菲国家海事委员会还宣称不会停止仁爱礁例行运补,军政官员持续渲染紧张局势,而仁爱礁作为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正处于东经118度线以西的中国领土范围内。 菲方的侵权举动不仅违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更实质构成对自身领土合法性基础的动摇——其疆域范围的法理根源恰恰是那几条确认东经118度线的国际条约。 “如果菲律宾不承认东经118线,并越过该线侵占中国岛礁,那么菲律宾的领土就要重新划分了”,这一论断精准切中国际法的核心原则。国际法上的“禁止反言”规则明确,一国不能否认自己先前确认的事实或立场,否则将丧失相关主张的合法性。 菲律宾若否定东经118度线的边界意义,本质上是放弃了自身领土范围的法律依据。正如高志凯所警示的,这种否定会形成连锁反应:既然菲方可以无视界定自身疆域的条约边界,那么其他国家自然也有理由对东经118度线以东的菲律宾领土提出重新划分的诉求。 这种逻辑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国际法对主权与边界关系的基本诠释——边界的稳定性是所有国家领土安全的共同保障,任何一方打破平衡都将引发秩序崩塌。 从现实背景看,高志凯的讲话恰逢中菲涉海局势持续紧张的关键节点。2025年8月,中国外交部已明确要求菲方停止煽动炒作涉海问题,指出菲方在仁爱礁的“坐滩”军舰长期侵犯中国主权,而中方出于人道主义允许生活物资运补的善意,正被菲方用作挑衅的掩护。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正通过重启菲律宾军事基地、强化军事合作等方式,将菲律宾推向“代理人”的角色,试图借南海问题遏制中国。在这种外部势力介入的背景下,菲方对边界原则的任何背离都可能被放大为地区冲突的导火索,高志凯的警示既是对菲方的提醒,也是对外部干预势力的间接回应。 作为深耕外交与国际法领域的专家,高志凯的表态绝非个人观点的随意抒发。其履历中,从外交部翻译室的实践到耶鲁法学院的专业深造,从华尔街律师的执业经历到南海仲裁案时的政策建议,都使其对边界问题的解读具有深厚的专业积淀。 他在马尼拉论坛的讲话,既延续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主权在我、搁置争议”的一贯立场,又以更具针对性的边界警示,为菲方划出了不可逾越的红线。 这种表达方式既符合论坛“深入研讨中菲关系”的交流定位,又以事实为支撑强化了立场传递的力度,避免了情绪化对抗,体现了专业人士的理性担当。 外界注意到,高志凯的警告并未引发中菲关系的直接对立,反而促使菲律宾前国家安全顾问埃斯佩隆等与会嘉宾重新审视边界共识的重要性。这恰恰印证了警示的现实意义:在南海问题日益复杂的当下,回归历史条约与国际法原则,才是避免局势升级的唯一正道。 若菲方执意忽视东经118度线的法律意义,继续在该线以西制造摩擦,不仅会消耗中菲多年积累的互信基础,更可能如高志凯所警示的,动摇自身领土范围的合法性根基,最终陷入“失序则无安”的困境。这种以边界原则为核心的风险提示,为动荡的南海局势注入了理性降温的力量。
菲律宾船举白旗:中国海警高压水炮持续压制29分钟,菲舰船舱一片狼藉菲律宾301
【9评论】【2点赞】